首頁>專題>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要聞 要聞
習近平如何承啟中非關系的“重要時刻”?
中新社北京7月24日電 題:習近平如何承啟中非關系的“重要時刻”?
作者 鐘三屏
當地時間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了對南非的第三次國事訪問。加上即將過境作友好訪問的毛里求斯,中國最高領導人此次中東非洲之行,到訪五國中有四個是非洲國家。
根據北京外交高官的說法,當前中非關系發展正處于“重要時刻”。
習近平此訪,就時間而言,是今年3月習近平連任中國國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訪;也是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確立新時期外交思想后,習近平的首次出訪。
就空間而言,訪問塞內加爾是習近平首次訪問西非國家;訪問盧旺達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盧。
“四個首次”充分體現了對非洲的高度重視和中非關系的特殊意義。
完整對非外交拼圖
把習近平此行的足跡連綴起來看,橫跨了非洲的西部、中東部和南部。既是“線”上的貫通,也是“面”上的覆蓋,令中國對非外交的拼圖更加完整。
有學者認為,習近平訪問塞內加爾和盧旺達這樣體量相對較小、地緣政治因素相對較弱的國家,正體現出中國對待非洲各國的態度。中國不唯某一方面的利益考量,而是一視同仁地希望同非洲各國開展合作。
在北京高層制定的外交政策中,對非關系一直被視為總體布局的“重要基礎”。今年以來,中非高層互訪廣度頻度空前。
上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等均出訪非洲。在全國“兩會”閉幕不到半月內,三位非洲國家元首密集來華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此訪,是以元首外交的國際交往最高形態,繼續鞏固外交基石,引領中非關系發展。
提升民眾福祉可感度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朝詩人張九齡的這句詩文,在非洲媒體上翻譯傳播,用以形容中國領導人眼中的中非關系。
2013年時,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后的首訪就包括非洲,他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發表演講,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
在五年后的第四次非洲之行中,習近平再次強調了“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并期望把友誼轉化為中非24億人口能夠觸摸到的福祉。
他在這次訪非時還指出,要擴大民心相通,“讓雙方合作快車跑得更穩更遠”。
一個具體例子是正在實施的“萬村通”衛星電視項目,將給盧旺達的15萬多農村民眾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據媒體采訪,此前在肯尼亞進行的同類項目,讓當地人有機會在家觀看世界杯。
在宏觀層面,中非合作是擴大利益匯合點的建設性合作,也是可持續的成長型合作。通過領導人面對面的溝通,這種延展性和可塑性得以具體實現。
形塑新型國際關系
“每個人都是他人的慰藉”。習近平曾引用這句沃洛夫諺語表示,中國同包括塞內加爾在內的廣大非洲國家從來都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中國領導人看來,“我們應該攜起手來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中國與非洲,一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非合作開創了南南合作的一種范式。從高層外交中可以看出,這一范式的基本邏輯是平等務實、互利共贏。
以當前國際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局而觀,南南合作具有特殊意義。
對中國而言,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可置諸于全球戰略結構調整布局的高度來理解。
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通過優勢互補的合作,將更大程度激活發展的內生動力。
對全球而言,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將為國際秩序提供堅實的承重架構,也有益于國際經濟結構的健康調整和國際規則的更加公平公正。
在習近平訪非結束后,今年9月,北京將召開新一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規劃新時代中非合作藍圖。在承上啟下的關鍵時點,習近平此訪,對于形塑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