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為何控制不住自己伸向食物的手?專家揭開大腦調控進食的新奧秘
“吃貨”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大腦是控制進食活動的“司令部”。來自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發現下丘腦的一個神秘腦區中的神經元在進食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大腦調控進食機制,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世界權威期刊《科學》上。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身體攝入卡路里與消耗卡路里之間的能量不平衡。那么身體是如何告訴我們吃或不吃以及吃多少的呢?來自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的徐富強研究員團隊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傅玉研究員團隊,首次發現下丘腦的外側結節核中的一陽性(SST+)神經元在進食調控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以小鼠為研究模型,發現饑餓和饑餓激素都能激活這一最新發現的神經元,提示這群神經元與饑餓密切相關。為了弄清楚這群神經元在調控進食中的作用,他們分別對SST+神經元進行激活和抑制或滅活。結果發現激活SST+神經元促進小鼠進食量增加,而抑制則減少小鼠進食。
“更有意思的是SST+神經元滅活的小鼠體重在10周內減輕了56%左右。”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武漢物數所的李琴副研究員說,這一研究證明,饑餓時大腦不止一個位點同時被激活,確保我們饑餓時會進食。“而大腦這樣的構造或許也使得我們面對豐盛食物的時候,會容易出現控制不住的進食行為。”
業界認為,這一研究將對治療肥胖癥或厭食癥的藥物開發提供新的靶向,也將為理解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代謝或食欲變化提出新的思路。(記者李偉)
編輯:趙彥
關鍵詞:大腦 調控進食 新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