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夏季養生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2018年07月11日 10:12 | 來源:北京晨報
分享到: 

1123109002_15312733462281n

夏季是一年里陽氣最盛的季節,對于人體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那么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又該如何養生防病呢?

夏季養生“兩大法寶”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就是說人體要適應自然環境、季節氣候的變化。既然夏天氣候這么炎熱潮濕,按照中醫理論,應當“熱者寒之”,“濕者燥之”。因此,夏季養生的兩大法寶首先在于“清生活”,其次在于“防濕邪”。

●清生活

第一是思想清靜,盛夏酷暑難耐,人容易悶熱不安和困倦煩躁。所以首先要讓自己的思緒平靜下來,神清氣和,切忌脾氣火暴,以防止心火內生。保持清淡的心態,則平和寧靜,避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影響正常生活,進一步誘發各種疾病的發生。

第二是飲食清淡,炎熱的夏季人體陽氣向外向上發越,內在的臟腑則會陽氣相對不足,脾胃消化機能相對則會減弱,因此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于消化為主,少吃肥甘厚味及辛辣之物。最好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主食以流食、半流食為宜,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此外還可適當飲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

第三是居室清涼,適當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于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保持室內的適當濕度,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防濕邪

夏季氣候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濕。在中醫理論中,濕為長夏之主氣,夏季炎熱多雨,因而空氣中濕度大,加之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處潮濕,以至感受濕邪而發病者最多。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不僅如此,濕邪亦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因為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傷,則可能導致脾不能正常運化水谷和水濕,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尤其是脾胃升降失常后,水液隨之滯留,常見水腫形成。濕性重濁,故外感濕邪后多有身重倦困,頭重如裹等癥狀。

因此,夏天多雨季節要保持居室通風干燥,衣被潮濕應注意晾曬。飲食不宜太過油膩,或過食生冷,防止脾胃運化不足導致內濕生成,此外還可以適當進食扁豆、薏仁粥等化濕類食物。

夏季應注意防病

●感冒腹瀉須防范

夏季感冒大多是由感受暑熱,或飲食貪涼引起,因此,食欲不振、腹瀉等消化道疾病在夏季很常見。這是因為夏天人體消耗較大,脾胃負擔加大,以便從食物中吸取更多的營養。同時,人們大量進食冷飲和瓜果,易損傷脾胃,雨季濕邪很重,容易礙脾,因此有很多人容易“苦夏”,表現為不思飲食、乏力,嚴重的還會腹瀉。因此,夏日里不宜暴飲暴食,尤其是冷飲瓜果要適量,此外可適當吃些姜,對振奮脾氣有幫助,俗語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也是很有道理的。

●冬病夏治療痼疾

冬病夏治法是我國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治法。它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冬病”指某些好發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老年畏寒證以及屬于中醫脾胃虛寒類的疾病。“夏治”是指夏季這些病情有所緩解,趁其發作緩解季節,辨證施治,適當地內服和外用一些方藥,以預防冬季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癥狀。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羅慧

編輯:趙彥

關鍵詞:夏季養生 注意事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