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苦是人生的補藥
上世紀初,青年毛澤東在刻苦讀書的歲月中,一直堅持“自討苦吃”:烈日炎炎的盛夏,別人待在寢室搖扇避暑,他卻赤背頂著驕陽暴曬;北風呼嘯的寒冬,別人躲在屋里取暖,他卻穿著薄衫于山谷中作“冷風浴”;雷鳴電閃的雨中,別人撐傘避淋,他卻光著上身傲然進行“雨淋浴”。后來,毛澤東在談及青年時代的吃苦經歷時,常常提起“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古訓。可以說,正是持之以恒地在苦境中練體魄、礪膽氣,才鑄就了一代偉人超凡的革命意志和堅定信念。
有哲人說,苦是奮進人生的一種補藥,吃苦能補精神、補信念、補品格、補才能,使人生由苦至甜,走向理想的彼岸。
志從苦中礪。“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古往今來,舉凡抱負高遠者,必先立志獻身;獻身信仰歷程,必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艱辛磨礪。正是這樣的人生淬煉,才使思想躍然升華、信念愈加堅定、毅力不斷堅強、人格日臻完善,從而實現遠大的人生抱負。朱德、賀龍等無數老一輩革命家,立志獻身信仰,或舍棄高官厚祿,或告別富裕生活,矢志投身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皆經歷了一個浴火重生的過程。正所謂,吃苦勵志,苦生芳華。
才從苦中長。立學,是奮進人生的一門必修課。立學成才,尤須嘔心瀝血、漸入佳境的修煉與升華。正如著名學者王國維所闡述的三重境界:始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繼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終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道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成才不懼苦,就能苦出才學,苦出功底,苦出碩果。
功從苦中建。沒有汗水,難有收獲;安于享受,難以建功。堅苦是拓荒者的底色,堅忍乃創業者的特質。哲人言,一切希望和理想,都要靠咬牙挺著,一直挺來成功的曙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背后,是堅忍不拔的艱難攻關;體育健將摘金奪銀的背后,是千錘百煉的艱辛付出;名師名角一鳴驚人的背后,是厚積薄發的艱苦練功。遵義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堅忍36年苦戰,才鑿通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徹底改變了山民世代缺水的命運。科學家南仁東,帶著300多幅衛星遙感圖,艱辛勘探了1000多處重巒洼地,終于找到安裝“天眼”的最佳位置。無數建功立業者的經歷表明:“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然而,在當今社會,總有一些既想舒心獲得,又不愿苦心付出的“自在”者。有的只想吃香喝辣而不想吃苦受累,讓夢想成了夢幻;有的想出彩而不想出力,讓愿景成了泡影;有的想升遷而不想作為,讓機遇成了“危機”。殊不知,天下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實現夢想的道路是艱難曲折的,但只要有吃苦開拓精神,必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人生 補藥 吃苦 苦 ,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