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共享住宿升溫提速 行業發展期待:監管模式待創新
共享住宿 升溫提速(大數據觀察)
國內民宿短租等房源數量約300萬套,去年交易規模約145億元
本報記者 王 珂
隨著“共享經濟”日漸升溫,“共享住宿”這一新興行業也在近年來按下了發展的“快進鍵”。外出旅游時,貼近生活、帶有濃郁當地特色的民宿短租房屋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共享住宿在滿足年輕人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的同時,也存在服務標準化有待提升、行業監管模式亟待創新等問題。
近年來,我國共享住宿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共享住宿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整合海量分散的住宿資源,它可以是一間房,也可以是一套房,可以是城市里的公寓,也可以是鄉村小院。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我國主要共享住宿平臺的國內房源數量約300萬套;參與者人數約為7800萬人,其中房客約7600萬人;共享住宿市場交易規模約145億元,比上年增長70.6%。
70%
房客年齡在18—30歲之間
共享經濟新業態:面向年輕人,滿足個性化、多樣化住宿需求
“酒店有酒店的優勢,民宿也有民宿的特點。”李曉說,相比提供標準服務的酒店,民宿的裝修、餐飲等更有特色,住民宿還可以近距離感受當地生活,給旅途增添更多精彩。
李曉一行入住的四合院民宿占地400多平方米,共有6個裝修風格各異的房間,每個房間都配有獨立的衛浴設施。院里有一棵大核桃樹、3棵櫻桃樹,還種著生菜、韭菜、小蔥等蔬菜,入住游客可以自行采摘品嘗,感受地道的農家生活。
“民宿這兩年受到游客追捧,與其自身特點是分不開的。”廈門大學旅游與酒店管理系副教授王寶恒說,隨著國內旅游消費升級,游客對吃、住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呈現個性化、多樣化的趨勢,而民宿恰好滿足了這種新需求。
短租預訂平臺小豬短租數據顯示,國內民宿短租最熱門的“短租圈”前10名是四川成都春熙路、四川成都太古里、重慶解放碑、四川成都寬窄巷子、上海外灘、重慶八一好吃街、上海迪士尼、陜西西安鐘樓、福建廈門鼓浪嶼、浙江杭州西湖。
不僅是民宿,形式多樣、產品豐富的共享住宿正受到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國家信息中心報告顯示,參與共享住宿的房東具有年輕化、高學歷等特點,女性房東成為主力軍,房東平均年齡33歲,70%左右的房東擁有本科以上學歷,女性房東占比大約六成。從房客來看,18—30歲的房客占全部房客的比例超過70%。
從區域上看,一線城市和成都、重慶、西安等二三線城市是共享住宿的主流市場,排名前10位城市的房東、房源占全國總量的比重分別達到48.9%、47.6%。從訂單增長來看,一些熱門的二三線城市共享住宿呈現爆發式增長。面對巨大的出境游住宿市場需求,各平臺企業正在積極拓展海外房源,布局海外市場。
200萬
共享住宿平臺服務提供者
就業增收新渠道:盤活閑置農家資源,助力鄉村旅游發展
“房間幾乎天天都有人住,租金不僅能覆蓋每月的房貸,還有盈余,更讓我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在上海工作的沈女士將自己在市中心的房子隔出一間精心裝修來做共享住宿,結果讓她十分滿意。
共享住宿在拓寬就業創業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已經顯現。國家信息中心報告提出,2017年主要共享住宿平臺上房東、管家、攝影師等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200萬人;平均每增加1個房東,可帶動2個兼職就業崗位。
共享住宿不僅滿足了住宿消費需求,而且帶動休閑、餐飲、娛樂、購物等相關消費需求,帶來大量就業和增收機會。根據愛彼迎到訪中國的房客調查顯示,32%的房客除了住宿外,還會選擇當地餐飲、購物、休閑娛樂等,84%的房客會參加當地文化旅游類活動,這些都為當地帶來新的收入。
共享住宿在農村的拓展更是推動了鄉村民宿的興起,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旅游成為城市居民常態化的旅游方式,而鄉村住宿是支撐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環節。共享住宿可以有效盤活閑置農家院,提供農產品、住宿、餐飲等多樣化服務,帶動鄉村旅游行業整體發展,真正實現鄉村自我造血功能。
專注于鄉村閑置農房盤活的平臺“美麗新鄉村”創始人劉讓喜認為,當前,隨著旅游消費升級,人們對于個性化、特色化的住宿需求越來越大。而農村的閑置農房資源較多,通過科學的設計、裝修和改造,可以形成大量有效供給,讓市場的供需兩端受益。農房變民宿,不但幫助農民發掘并提高閑置農房價值,還能為沒有資金改造房屋的農民提供資金支持。“如果能夠把大量農村閑置資源盤活,富有田園詩意的農村將會成為人們向往的目的地。”
在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看來,民宿只有與所在鄉村融為一體,并且設法提升所在地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氛圍,才能有更好的持續發展。
美麗新鄉村瞄準的農村閑置房源規模不小。數據顯示,全國宅基地總共約2.7億畝,空置的約有1.14億畝,幾乎占到了全部宅基地的四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通過“美麗新鄉村”平臺出租的鄉村宅院和民宿已經達到了上千間。
500億元
到2020年預計交易規模
行業發展新期待:標準化有待提升,監管模式亟待創新
“快速發展的共享住宿,也有‘蘿卜快了不洗泥’的現象。”途牛網酒店事業部負責人王曉燕說,由于民宿大多是個人開辦與經營,缺少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條例,容易出現床單更換不及時、設施老化等問題。尤其在旅游旺季,一些民宿載荷量大、人手不足,很難為旅客提供滿意的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共享住宿作為一種住宿新業態,當前發展中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如服務標準化有待提升、行業監管模式亟待創新等。比如,不能簡單套用酒店旅館業的標準與服務規范,而是要根據共享住宿的特性,推動實名認證、信用評價、預訂入住、支付結算、安全衛生、房屋保養、服務培訓等整個服務流程的標準化、規范化。
共享住宿平臺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品質的重要性。據介紹,途家平臺今年將推出民宿分級標準,助力提升民宿短租的用戶體驗與服務質量,通過積極嘗試非標住宿的標準化探索,推動民宿行業穩定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旅游研究院產業所副研究員吳麗云指出,“未來民宿發展所面臨的最核心難題,可能是游客的審美疲勞。”如今一些民宿存在設計缺失、設計過度、設計趨同等問題,如果忽略地域文化因素,也就等于失去了靈魂,使人感到沒有特色,有審美疲勞感。
對于共享住宿的發展前景,在戴斌看來,雖然從規模上看,民宿的供給存量在局部地區和一些細分市場上存在著供給過剩,但是從日漸增長的國民休閑度假市場來看,適應鄉村旅游、自駕出游、家庭和親子旅游等新興消費需求的項目和產品還存在著供給不足的困境。
報告預計,到2020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共享房源將超過600萬套,房客數將超過1億人;行業并購重組步伐將加快;“民宿+”將引領行業生態化潮流;行業服務標準化水平將不斷提升。
“平臺企業將加快布局‘上山下鄉’。”國家信息中心報告認為,未來鄉村民宿將與農村美食、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等休閑農業市場結合,形成一批鄉村民宿產品、特色景觀旅游民宿村鎮和鄉村旅游特色民俗村,發展潛力巨大。同時還將帶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并吸引一大批返鄉就業創業人員,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編輯:曾珂
關鍵詞:共享住宿升溫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