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學者論道:從“紅船精神”看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背景
“這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首次公開提出“紅船精神”。黨的十九大閉幕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常委到浙江嘉興南湖瞻仰紅船,特別重申了“紅船精神”,指出“全黨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
97年前,星辰燦爛,在那一葉紅船之上,誕生了一個大黨,劃破天際,為內外交困的中國革命,劃出了熠熠生輝的一槳。浙江嘉興南湖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革命有了強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 國難當頭,“紅船精神”引領著早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驚濤駭浪中劈波斬浪,在風雨飄搖中揚帆起航,秉承著不畏驚風惡浪、急流險灘的精神砥礪前行,成為了團結中國人民探求救亡圖存的中國式道路、尋找光明航道的擺渡人。在祖國的改革、建設和發展時期,“紅船精神”同樣為共產黨人解決重大時代課題和社會突出矛盾注入了偉大的精神動力和生命活力。
日前,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嘉興南湖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新時代的新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聯合嘉興學院聯合舉辦“紅船精神與改革開放40年”學術研討會,全國各地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專家、學者齊聚嘉興南湖,濟濟一堂,共話精神要義。這次研討會被列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2018年上半年的大型會議,諸篇評選出的優秀論文也將會合集出版。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袁莎
一脈相承 精神永駐
偉大的建黨實踐孕育產生偉大的建黨精神。“紅船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的產床,蘊含著極其豐富和博大精深的內涵,是革命精神、奮斗精神和探索精神等精神一脈相承的本源所在。這種精神既體現在思想理論的指導上,也被實際運用在了具體實踐中。
左上: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王建均
左下:求是雜志社著名評論員李涇一
右上:中共中央黨校科研部原書記、教授張喜德
右下:中國計量大學原黨委書記、教授胡建成
“紅船精神”既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歷史起點,也是邏輯起點。中國計量大學原黨委書記、教授胡建成認為,“紅船精神”是中國人民精神上從被動轉為主動的標志,實現了偉大的精神轉折。它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實踐中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在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中有了主心骨。
“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追求真理、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洪精神等頑強拼搏、不畏艱難的奮斗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無私奉獻、用于開拓的探索精神……都是共產黨人實踐‘紅船精神’的具體體現,‘紅船精神’是貫穿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主線,是各個時期、各個地方形成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共同基因和靈魂。”談到“紅船精神”的一脈相承時,求是雜志社著名評論員李涇一作如此評論。
“紅船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必然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形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與“紅船精神”的關系密不可分。中共中央黨校科研部原書記、教授張喜德經過深入研究后,將它們的關系總結概括為:“從地位上看,‘紅船精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成長之根、生命之源;從構成來看,‘紅船精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構成之本、思想之魂;從形成上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紅船精神”的弘揚之成、踐行之果;從作用上看,‘紅船精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之基,發展之力。”
永葆初心 引領各方
小小紅船,承載千鈞。“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承載。“如何永葆芳華,唯有不忘初心。”與會的專家學者們,經過反復研究和討論,一致得出了肯定的答案。
左上: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譚勁松
左下: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陸聶海
右上:嘉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彭冰冰
右下: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白文娟
“今天,我們尋根革命圣地,就是在追溯統戰初心。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時!”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白文娟多年專注研究統一戰線理論,她認為,“目前在研究統一戰線問題時,我們總是會把注意力放在中國共產黨的‘二大’和‘三大’,其實在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綱領》中就孕育著統一戰線的初心使命。‘聯合第三國際’,‘我們黨承認蘇維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農民和士兵組織起來,并以社會革命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就體現出了中國共產黨從創建之初就高度重視統籌國內國際兩條統一戰線的初步探索。”
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陸聶海也深刻闡述了在新時代下充分發揚“紅船精神”,能夠引領統一戰線不斷前行的觀點,“‘紅船精神’是建黨精神,統一戰線是黨實現偉大事業的重要法寶,兩者有內在邏輯的適契之處。”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壯大是一個由“簡”到“巨”的過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也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上險阻重重,充滿無限挑戰,“紅船精神”成為各個時期各項事業全國人民的精神之源、強大的信念支撐。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創舉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對‘紅船精神’的繼承和弘揚,是‘紅船精神’中的首創精神的最鮮明體現”,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王建均把聚焦點落在了“紅船精神”對于我國經濟體制的精神指導層面,“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要想解決各個時期的社會矛盾和經濟問題,都需要一以貫之地堅持‘紅船精神’中的奮斗精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這與‘紅船精神’中的奉獻精神高度契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最實際的落腳點。”
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政策引導和思想引領,同樣需要從“紅船精神”中汲取思想力量。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譚勁松表示,當前,我們應當用“紅船精神”提升新時代民營企業家精神,用“紅船精神”培植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沃土和優良民風,用“紅船精神”引領黨委政府助力民營經濟發展,以提升民營經濟的價值追求和精神格局,保證民營經濟沿著黨和國家指引的方向健康發展。
紅船依舊 令人神往
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恒……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步伐,與會的專家學者紛紛前往南湖革命紀念館,對“紅船精神”進行進一步學習和研討。一幅幅圖片、一張張圖表、一件件實物、一段段視頻,將參觀者們帶回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 “我們深深體會到,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從1921年到2018年,從58名黨員發展到8000多萬名黨員,一路引領著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向前,正是得益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的‘紅船精神’。”安徽社會主義學院編輯部編輯李楠感慨道。
嘉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彭冰冰已經數不過來這是第幾次瞻仰紅船了,他說,“中國共產黨從南湖紅船誕生之日起,就始終載著紅船的意愿,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研究‘紅船精神’,有利于引導人們深切體會‘紅船精神’蘊含的革命品質和革命情懷,引導人們重溫歷史、感悟初心,從而積極投身‘四個偉大’”。 面對波光粼粼的南湖,白文娟也發出了這樣的慨嘆:“‘紅船精神’昭示我們,不能因循守舊,刻舟求劍,要堅持問題導向,弘揚首創精神;還昭示我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堅持黨的領導,弘揚奮斗精神;更昭示我們,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要堅守人民立場,弘揚奉獻精神。” “作為一名青年共產黨員,一名從事共識教育的社院教師,必須時刻把‘紅船精神’作為政治宣誓和政治警示,把‘紅船精神’與共識教育緊密結合,與新時代統戰工作緊密結合……”天津市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吳星辰從自身角度表達了“堅定不移跟黨走,用青春托起祖國強大的夢想”之愿。
“‘紅船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今天,我們學習研討‘紅船精神’,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方式就是結合新的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袁莎的精辟概括既為此次理論研討會畫上了圓滿句號,同時也對與會學者繼續深入研究和踐行“紅船精神”提出了新的期待。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紅船精神 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