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為城市道路改名也得講文化傳統
安徽宣城主城區四條道路擬以文房四寶命名,其中三條是早已建成通車的主干道。宣城市民政局近日發布的一則公示引起較大爭議。有市民認為將兩條以古城門的名字命名的道路改名,會淡化宣城的歷史記憶。也有市民認為改名應該提早征求市民意見。宣城市民政局回應,此次道路命名(更名)是為了擴大宣城作為“中國文房四寶之城”的知名度,相關部門正在收集市民意見。(《新安晚報》5月29日)
宣城市地名辦擬以“文房四寶”為主題命名(更名)四條城市道路。其中,尚在規劃階段的蕪宣機場連接線擬命名為宣筆大道,寶城路擬更名為墨香大道,薰化路擬更名為宣紙大道,響山路擬更名為宣硯大道。宣城有“文房四寶之城”之稱,將“文房四寶”融入城市的路名中,倒也算不上太突兀,從中也可窺見當地在推介城市形象上的努力。
的確,城市推介,沒有固定程式,允許合理創新。但是,修改包括路名在內的地名,要考慮城市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市民情感。以“文房四寶”為城市幾條主要街道命名,固然能將相關元素融入城市之中,有利于城市形象推廣,但此前路名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延續性,是不是就可以不要了?正如有市民所指出的,“寶城和薰化都是宣城古城門的名字,這樣一改,歷史記憶都沒有了”。在這方面,推廣城市形象的迫切感,理應與城市文化的穩定保持恰當平衡。
值得玩味的一點是,為城市改名也好,為街道改名也罷,很多都是為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而這往往都是訴諸于外部對城市的認同。但對于本地市民而言,更看重的是城市自然而然形成的歷史積淀與文化延續。對此,不應該厚此薄彼。事實上,城市形象的刷新和建構,就應該以市民認同為基礎,而不能過于“跳躍”,與市民習慣割裂。一些城市改名失敗,恰恰因為未滿足內部認同。
其實,既然“文房四寶”突顯的是城市的強文化標簽,那么,在推介上就應該符合文化規律。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要注重文化與人之間的情感、記憶連接,切忌生造、攀附。說得通俗點,改路名也應該是一件有文化的事,不能想當然。
拋開文化的延續和城市形象營銷來講,穩定性一直是城市道路名的內在要求。然而,有當地市民指出,宣城市區的薰化路和響山路多年前分別叫宣涇路、宣港路,更名多年之后,現在再次改名可能又要換路牌、門牌等各種與路名相關的信息,也會很麻煩,且“現在很多人說這兩條路,還是說宣涇路、宣港路。這個名字還沒適應,又要改名字了”。之前改的名,還未被市民接受、適應,有此前車之鑒,是否應該多一點慎重?即便要將相關元素融入到城市文化中,是不是可以命名那些新建的道路?
隨著城市化的迅猛推進,不少城市道路名的穩定性,這些年已經受到很大的影響。市民找不到路,或對新路名有很大的“距離感”,這些都很常見。在此情境下,城市對路名的更改,就更應該穩妥起見,多一點“保守”,少一點“折騰”。而樂于改名的背后,實質上還是蘊含著一種走捷徑的心態。以為給城市改個名,就可以讓城市形象變得“高大上”,或者認為給道路改個名,就能夠借機把城市名聲推銷出去。事實并非如此,改名頂多只能“錦上添花”,而無法“雪中送炭”。像“文房四寶”,真正把相關產業發展好了,何愁沒人知曉?
城市道路名易變所引發的種種問題,說明相關決策程序需要更加審慎。像這次宣城的例子,雖說之前有相關專家的把關,事后也向市民公示征求意見,但改名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如何評價它的必要性以及效果,如果“失敗”,誰來負責,這些問題不容忽略。另外,當前都在強調城市發展要“一張藍圖干到底”,那么,城市路名是否也應該納入城市的“藍圖”之內?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城市 市民 道路 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