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為什么總是建設這手硬,保護這手軟?”
“我們說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就要像對待我們的生命一樣,這話說得非常正確,但誰來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提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一定會提到馮驥才。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上,他一如既往帶來他的思考、困惑和建議。
來自相關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被邀請列席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他們和全國政協辦公廳相關領導坐在一起,在分會場的大屏幕前觀看會議視頻直播。 人民政協報記者 齊波 攝
誰來解決問題?誰來執行法規?馮驥才在發言交流中,把重頭放在決策者身上。“最主要的問題是城市的決策者,他們的觀念,他們的眼光,他們對歷史文化重視不重視。”
決策者———政府,在某種程度上,對于一個城市面貌走向,起著決定性作用。是“大拆大建”,還是“修舊如舊”;是注重個別,還是統籌考量;是過度改造,還是搬遷一空……都在于決策者的判斷和決定。
會上,不少委員也舉例,當保護與建設發生矛盾時,當整體保護似乎影響城市“整體美觀”時,決策者在兩難情況下,常常會作出犧牲“保護”,照顧“建設”和“美觀”的決策。“為什么總是建設這手硬,保護這手軟?”
提升保護水平,完善法律、嚴格執法都很重要,但提高全社會,特別是決策者的認識水平更為迫切。劉恒、俞金堯等委員均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要像保護生態環境一樣保護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要有意識,更要有手段。
馮驥才建議,政府應有明確的歷史文化名城分類清單。“可以請相關專家幫政府出主意,哪些類別是政府一定要保護的,就要堅決保護。”同時,還要明確一些新的概念,重新認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的定義和內涵。
此外,他還特意提到,要保持城市的尊嚴,希望不要“重建”。“如果我們損失了、破壞了,已經沒有了的東西,就沒有了。如果重建,一定是從精神上的,而不是從景觀上的。”在他看來,“假古董”沒有價值。
周嵐委員來自江蘇住建廳,她從自身角色和經驗出發,也對決策者提出了諸多方法上的建議。
“確立名城保護優先的發展導向和評價體系。”周嵐舉例蘇州多年堅持保護優先的經驗,建議把保護優先作為國家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統一要求,納入領導干部考核和地方政府工作評價體系。
同時,她還提到,要建立健全歷史城區的有機更新和民生改善機制。建議各級政府財政可以共同投入來引導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保護更新,積極鼓勵各地探索歷史遺存活化利用的多元路徑等。
丁偉委員從保護體制機制入手,也針對決策者建議:建立由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者為負責人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領導機構。
張妹芝委員來自河北省文化廳,也從決策者角度提了建議。她認為,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還要與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發展。“無論是生態環境還是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都不容走彎路,所以在制定和實施政策時一定要增加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形成保護合力。”
有強烈的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意識、有科學合理兼顧人文科技的手段,讓決策者發揮積極作用,講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故事———這既是委員和專家的建議,也是擁有中華文化認同、期待“遠方驚喜”的所有人的希望。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保護 歷史文化 決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