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人工智能,開啟更多醫療可能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特稿:人工智能,開啟更多醫療可能
新華社記者柳絲
戴著全息眼鏡做手術,虛擬3D數字模型,全息影像實時共享……這并不是科幻大片里的超現實醫療,電影里的未來已經真真切切地走到我們身邊。
“今天,世界就是一臺計算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的話描繪出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所有的一切都將因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而發生改變?!?/p>
在醫療衛生領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政策和環境的不斷優化,中國衛生事業正在駛入智能發展快車道,為推動建設“健康中國”創造廣闊機遇。
手術導航,實現精準醫療
一支標記筆從中國武漢隔空穿越到新疆手術臺上,在一名骨折患者病灶部位的全息影像上圈圈點點,指導著從何處植釘、植入多深……今年年初,遠在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醫院的醫生,成功完成了混合現實技術三地遠程會診手術。
借助于微軟HoloLens全息眼鏡和維卓致遠醫療科技開發的基于混合現實技術的遠程會診系統,武漢、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骨科醫生,同新疆實施手術的醫生一道,完成對這名髖部骨折患者的遠程會診。
混合現實技術能將真實世界和計算機產生的圖片相結合,將虛擬物體置于真實世界中,讓用戶與這些虛擬物體互動。
參與手術的武漢協和醫院骨科教授葉哲偉指出,該技術最核心的特性是打破了數字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界限,使“醫生擁有了透視眼”。
葉哲偉說,這一技術應用在人體結構個體化差異大、甚至在有的患者比如血管等因患病變異的情況下,能夠保證手術方案設計更精準、高效,降低手術風險。
維卓致遠醫療科技首席運營官阿卜杜力提普江·阿布都熱依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該公司以微軟HoloLens為基礎,打造了面向臨床醫療、醫療教學、醫學科研的解決方案,已在全國多家三甲醫院中被用于手術方案制定。
數字轉型,推動醫療變革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鼓勵“互聯網+”醫療服務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
目前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科技大企業陸續發布了人工智能輔助醫療產品,并已進入多地醫院和社區。不少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認為,醫療正在成為人工智能最富變革力的領域之一。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人工智能具備強大運算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應用前景廣闊,尤其是在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方面。洪小文舉例說,使用讀取生理數據的智能穿戴設備,未來將可能在身體出現第一個癌細胞時就能及時采取措施,大大提高癌癥治愈率,延長壽命。
賦能醫療,造福全民健康
在日前舉行的微軟人工智能大會上,有一位特別嘉賓——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宋昊旻。他在一歲時失去聽力,被診斷為終身聽力嚴重損傷。在媽媽的支持下,他經過不懈練習學會發聲,不但和同齡人一起學習生活,還考上南京工業大學。
宋昊旻在大會現場通過語音服務設備演示了一場對話。針對宋昊旻聲音特點定制的語音識別模型能以極高準確度將他努力發出的語音轉換成文字,還能同步翻譯成英語或其他語種,真正實現無障礙溝通。
這是技術變革給人類健康帶來的福音。
優質醫療資源不足是醫療領域的突出問題。中國現在依然面臨醫療資源總量較少、資源分配不平衡、醫療人才缺乏的問題。
在采訪中,葉哲偉和阿布都熱依木給記者描繪了一幅推動全民共享醫療資源的未來圖景,可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學醫難”的問題。
葉哲偉說,技術進步得以讓醫療資源和服務更好地下沉到中國農村、偏遠城市等基層,節省時間和精力成本,“越是緊急、嚴重的病癥,越能體現技術的價值”。以他所實施的混合現實技術遠程會診為例,并不增加患者的醫療檢查成本。
阿布都熱依木說,數字醫療平臺不受時空限制,能惠及更多醫生和醫院。
編輯:秦云
關鍵詞:人工智能 醫療 醫療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