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顧建文委員:實干是使命,是能力,更是一種品格

2018年05月16日 08:50 | 作者:郝雪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我父親是學機械的,我母親是學化學的,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有很多創新,后來,他們倆又陰差陽錯地改變了工作性質。從小經常聽他們講一些工程、化學、機械、建筑方面的名詞,也塑造了我廣泛涉獵知識的興趣。因此,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沒有“固定專業”這個詞,也沒有“非專業不能碰”這種想法。

——顧建文

人物簡介:

顧建文,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306醫院院長、主任醫師,神經外科專家,現任中華醫學會理事、全軍首批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擅長顯微神經外科、腦立體定向與功能神經外科、頑固性癲癇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救治、腦、脊髓腫瘤診治以及腦血管性疾病介入治療等。

彩C2018-05-16zx501_P_1_539_833_1209_1374

女歌手歌聲清新,音韻婉轉悠揚,這可不是什么演唱會現場,這是一臺正在進行的顱腦腫瘤摘除術;

一根根鋼針被從體內吸出,這些針分布在患者腹腔內、心臟附近,有的已埋入肌里,這可不是什么恐怖小說,這是一臺正在進行的醫療手術;

50多名全身燒傷達95%以上的患者,經過非常規搶救治療,全部康復,這可不是傳聞,這是一場具有開拓性思維的生死大營救。

上演這些傳奇橋段的主角,正是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306醫院院長顧建文。日前,本報記者專訪了這位集軍人、管理者、醫生多個角色于一身的新銳院長。

午后的解放軍306醫院綠樹掩映,因醫院張政委即將赴某部任副軍職領導,此時,3樓會議室內正在進行一場交接儀式。

一身戎裝,英姿勃發又淡定從容的顧建文微笑著,他說:“這是解放軍306醫院的一件大事,也是解放軍306醫院全體干部官兵的一件喜事,更是306醫院團結努力興軍為兵、服務群眾的成果!”

搭班子,搞管理

要有共同理想和情懷

健康周刊:清代戲曲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有一段唱詞,“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有一種理解為“看他人榮光而體現出來的惆悵”。而此時此刻,從你的眼角眉梢間看到的是真誠的喜悅?

顧建文:解放軍306醫院自成立以來,曾執行過多項重大任務,最大的亮點就是航天員的保障工作。從第一次載人航天發射到神舟11號從太空返回到神州大地,地面太空艙回收救援的所有醫療保障工作縱貫數千里,橫穿半徑達數百公里,306醫院圓滿完成了核心醫療救援的重要任務,這對醫院領導班子是嚴峻的考驗。

一個單位應風清氣正,充滿正能量,領導班子應相互團結,思想過硬,政治堅定。我是2015年和張政委搭班子的,三年來,我們胼手砥足、攜手并肩、砥礪前行,共同承擔重要責任,完成多項重大任務,著力化解很多風險,可以說,我們倆的搭配非常和諧。搞管理,搭班子,特別要有共同理想和情懷,張政委的任職不僅是他個人的榮光,也是我這個院長的榮光,更是解放軍306醫院全體將士的榮光,怎能不喜悅?一個領導班子特別要講團結,這樣單位工作才干得好,班子成員之間和諧與否,是考量一個單位戰斗力的最基本的條件,而這種和諧大部分取決于一把手的傳幫帶,我在這方面,甘為人梯,愿意擔起自己的責任,為部下搭建更廣闊更高端的平臺。

健康周刊:在解放軍306醫院流傳著一句話,說你“慧眼識人,因才用人,舍己為人,以德服人”,也因此而成就了很多人,作為單位的一把手,得到這樣的評價很不容易?

顧建文:我來解放軍306醫院上任時說過,干好醫院不復雜,9個字加一個目標,9個字是“看好病、看病好、好看病”,看好病指完成基本的診療任務,看病好指能將疑難雜癥看好,好看病指讓患者體會到良好的醫德醫風、溫馨服務能力。這9個字將醫院的“任務、目標、方式”全覆蓋,并做到一個目標“正清祥和”,為醫院營造一種風清氣正、清爽透明、祥和溫馨的文化氛圍,這就需要院長本人要接地氣,我父親也曾是領導,他經常說當領導是一時的,做人是一世的,臺下之心做臺上之事,將自己當成普通人,踏踏實實做事就好了,有一句話叫“躺在地上誰能把你撂倒”,躺在地上能感受到大地的溫暖,接地氣,才能踏踏實實地把事干好。

我當院長的定位有3條,一是做人梯,在其位謀其政,我這一任上要想著能為醫院的建設做點什么?那就是搭人梯,把醫院里有才能的中青年專家、有前景的人才選拔出來,給他們創造各種發展條件;二是搭平臺,建立技能技術發展平臺,使醫院的醫療水平更上一層樓;三是引方向,這有兩個含義,一是年輕醫生的醫德醫風教育,培養他們為醫者的仁心仁術,二是作為一名軍人、軍醫時刻準備為國家奉獻的職業操守。

工作這么多年來,我的體會是,能一起共事5年的概率并不高,能有幸在一起共事,是緣分,應當把彼此當朋友,當親人。我曾在來解放軍306醫院的第一年就有晉升更高一級技術級別的機會,但是,我把這個機會讓給了老專家,雖然有人說,無論是科技創新還是醫學理論我的條件都更好,為什么要謙讓這個機會,我覺得老專家在醫院已工作了20多年,對醫院的貢獻一定比我大,我剛來醫院,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也就毫不猶豫地讓出這個機會了。

當院長是我當前的主業,而神經外科醫生則是我終生追求的事業,能發揮自己的強項,踏踏實實漂漂亮亮地為老百姓干點實事是我的真正追求。曾有一位年輕的女孩剛被某著名音樂學院錄取,卻在腦內發現一顆類珍珠樣的腫瘤,因為這個瘤長在太陽穴內的深部顳葉顳極,非常靠近大腦音樂和旋律相關的功能區,如果手術稍有不慎,她可能就要徹底結束音樂生涯,這對于一個3歲起就開始練琴的女孩子來說,打擊是致命的,我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制訂了初步治療方案,爭取為她保留音樂功能區,使她依然靚麗地站在舞臺上,為確保更準確切除腫瘤病變部位,又不損傷音樂功能區,手術中我讓患者采用拉小提琴和唱歌兩種方法來檢測手術效果,這個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女孩子又可以神采飛揚地登臺表演了,這次手術也被中央電視臺《智領未來·先鋒之夜———2017機智過人》節目稱為“不尋常的開顱術彰顯‘中國溫度’”。

沒有非專業,只有不斷探索

健康周刊:據了解,你不僅只是在醫療領域有所創新,處理過多起重大事件,在自然科學領域、互聯網智能、建筑學方面也有所涉獵,且都小有建樹,目前你還堅持出診、做手術、帶學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是怎樣做到多學科齊頭并進的?

顧建文:這個跟教育經歷有關。我的家庭就是一個多學科組的家庭,父親學的是機械工程,母親學的是化學,她曾就讀于成都科技大學,就是現在的四川大學。我從小聽著父親和母親有關工程、有關化學的討論長大,他們在各自領域的鉆研和探究精神浸潤著我,他們在各自領域不斷創新的喜悅滋養著我,也造就了我廣泛探究和不斷創新的性格。記得母親曾發明過一種帶拉鏈的袋子,拉練拉上以后就不漏水,還可以浮在水上,直接用來運送渡江物資,更可以套在設備上以防止生銹,當時,還獲得了軍隊科技表彰。

后來,他們倆又陰差陽錯地改變了工作性質,父親由原來的機械工程設計改成了建筑工程研究,于是,我跟著他們轉戰天南海北,也涉獵了很多專業,工程設計、建筑機械、化學實驗等等,在我的思想深處,從小就沒有一個固定專業的概念,也就沒有哪個專業不行、不能碰這個想法。

考大學時,我的志愿并不是讀醫學,原本我是想當建筑師的,因為我比較喜歡畫畫,畫畫和建筑的研修占據著我的日常大部分時間。我的第一志愿原本是報考同濟大學的建筑系,后來軍校提前招生,因父母都是軍人,就被第四軍醫大學提前錄取了,懵懵懂懂地學了醫。在學醫的過程中,我對建筑、工程等其他學科的興趣不但沒有減少,竟發現,醫學和建筑竟有異曲同工之妙,醫學和其他學科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有人說“醫學是站在人類智慧肩膀上的學科”,因為醫學要發展,離不開輔助工具,古代名醫華佗借助銳器開外科手術之先河,近代醫學借助現代工業制造的醫療器械使治療更趨完美,麻醉劑、消毒劑的發明是化學實驗的結果。因此,醫學是架構在科學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其他學科的進步促進了醫學的發展,更廣泛的學科涉獵和醫學并不矛盾,恰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從1983年接觸醫學、1989年畢業正式進入臨床到現在,整整30多年的時間,從新藥的研發,探測技術的推進,有大量的新技術被應用到臨床,如微導管技術取出急性腦血栓,且不留主要后遺癥,這項治療技術在306醫院開展得很好。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于醫學如虎添翼,但醫院的管理設置也很重要,目前,306醫院設置了綠腦通道,針對心臟病和腦血栓患者,全北京的120送到醫院,只要在發病4.5小時內送到醫院,醫院全程綠色通道,不收費,先處理,再結算,因為時間就是生命,像血栓和大腦這種病,在4.5小時之內通栓,讓大腦獲得充足的氧分,病人就好了,就不會產生偏癱等后遺癥了,這應該是一個技術的典范。

任何學科的發展都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基于顱腦外傷方面的累積,我們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驗,在此之前,針對軍事爆破導致的顱腦外傷研究,世界上通行的方式是“激波管”實驗,研究類似火藥爆炸產生的沖擊波獲取相關數據,我覺得這和現實的差距很大,還是應通過自然方式來獲取更真實的數據,于是,我們設計了模擬自然爆炸的火藥裝置,通過對動物進行實驗,在國際上第一個實施了局部爆炸實驗并建立了模型,對后期的傷情判定、給藥制度等做了大量的工作,設立了一整套系統。

當前,我國提倡文化自信,我覺得幾千年來,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是很寶貴的,比如中醫藥就很神奇。我剛畢業參加臨床工作不久,接收一個病人,高溫不降,大汗淋漓,昏迷不醒,血象不高,也沒有炎癥,用抗生素效果不好,用冰敷短時間內溫度下來了,馬上又反跳上來,怎么都控制不了。后來與一位老中醫聊天,他告訴我說,這是熱閉癥,需要芳香開竅、降溫、下泄。他給我推薦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用生大黃水來調服,很神奇,很快高熱下來了,第二天患者清醒了。由此,我慢慢地發現了中醫的博大精深,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發現中藥大黃中含有兩種重要成分,大黃素和大黃多糖,大黃素有調理免疫的作用,能夠作用到中樞神經細胞,讓神經細胞的興奮傳導降下來。顱腦外傷需要修復傷口,但是高熱致使腦細胞過度活躍,消耗很多氧,不利于腦傷的恢復,但如果將腦細胞興奮性降下來處于安靜狀態,傷口的修復就快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中藥大黃能治療顱腦外傷了。

2005年,我們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題為《關于中藥大黃治療顱腦外傷的神經藥理》的文章,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就大黃為什么能治療顱腦外傷發聲,后來因為這個綜合研究,解決了很多外傷病人的康復問題,也救活了很多病人的命,2008年獲得了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經過進一步改良,于2012年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獎,而這些應用到醫學方面的研究,也都和軍事、工程、建筑等有關系。

因此,對于不懂的學科,不排斥,不裝懂,以開放的胸懷去學習和探索,慢慢就會發現事物的精妙獨到。比如非線性動力學,這完全屬于物理學科的范疇。在我一個同事的影響下,我開始將非線性動力學與醫學相結合,試圖尋找他們的共通點。比如心電圖,非線性科學李雅諾夫穩定指數等復雜度指數越高說明大腦、心臟越健康,當腦電、心電的復雜度降低,相關曲線變成一個直線,意味著心臟停跳、腦死亡。因此,從腦電圖里邊包含的信號來對患者意識進行判斷和分析,這有助于麻醉藥理的研究。

有所擔當也應有所開拓

健康周刊:你曾說你對現代科技特別關注,也希望科技能被醫學廣泛應用,你本人也是這方面的踐行者。2006年作為第一批網民,你創建了自己的個人腦科網絡醫院,回復患者提問3萬多條;2008年在汶川地震中,你通過博客報道地震救援現場,因此,被搜狐評為“年度十大博客”登臺領獎;做了世界上最美的開顱手術,被譽為“中國溫度”,這一切都閃爍著時代的光輝,作為“最神奇最年輕的神經外科醫生”,有人說你擁有開掛的人生?

顧建文:我比較關注科技引領下的醫學發展,其實,我們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微信救援的。我在調入北京前,在雅安地震救援中首次使用了微信定位直升機救援,當時是山上有人受傷下不來,懸崖坡度很陡用滑竿很危險,于是,我就讓山上的人用微信發了個地理坐標,當時的微信功能還沒有這么先進,是通過彩信發過來的微信定位照片,即便如此,直升機還是很準確地找到了那個位置,但是由于地勢原因未能降落,這是第一次將現代科技運用到醫務救援中,在此之前,并無先例。

在5·12地震中,我們基本上直播了地震現場的救援情況。在此之前,網上都說四川地震了,但沒有任何人知道地震現場當時的情況,因為根本無法進入現場,大概凌晨一點鐘,我們發了第一張照片,是成都軍區總醫院將足球場收拾出來安置傷者的圖片,也是互聯網上關于四川地震現場的第一張照片,點擊率極高,后來,搜狐將我的博客掛到主頁,十幾天下來點擊量達到幾百萬,這也成為大家了解四川地震現場的一個重要窗口,也向外界傳遞了黨和國家的堅定信念和救援得力的信息。

作為搜狐年度十大博客登臺領獎,我根本沒有心理準備,當時是在工作中被臨時通知到現場,和茅于軾、菲爾普斯、劉亦菲、馬化騰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同臺領獎,人家都穿著正式華麗,我穿著破舊的毛衣登臺,咱是當醫生的,沒想過得獎這回事,只想著怎么把病人的問題解決是最重要的,竟引來那么多關注,這也讓我感覺到,作為一名軍人、一個醫者、一位管理者對重大突發事件應有所擔當并有所作為,更應具備開拓性及跨越性思維。

健康周刊:醫務工作者呈現給人的總是特別辛苦的形象,甚至連喝一杯咖啡的時間都沒有,但從你這里我感受到的是一種不斷探索渴求的知識欲和不斷鉆研輕松超越的態度,為何能如此淡定達觀?

顧建文:我走過了太多的單位,經歷了太多的重大事件,參加過多次救援,也見過了太多的生死,從醫生涯中就從來就沒有停止接觸過驚天動地的大事,幾乎每年都有,火災、重大疾病、地震等。雖然不能像蘇洵說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但也基本能做到“從從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2006年,在天下險道的川藏線上,一位年青的干部得了腦動脈瘤,陷入昏迷狀態,當時他所在的位置離成都400公里,這里的公路都是懸崖陡坡,極其危險,當時又下了雨,車輛根本無法通行,最后,決定采用直升機救援,但這段距離中,有200公里是禁飛區,歷史上從無人飛過,等于這次的任務是探索性飛行加醫療救護。為了確保完成任務,我們當時是雙機飛行,一個在前,一個在后,第一次去時風特別大,看著飛機盤旋差一點被風吹偏離航道。第二次,天公作美,我們順利地飛到目的地,經過多番周折,終于把患者接回來,經過治療,挽救了他的生命。

時隔兩年,執行那次任務的機長邱光華在汶川5·12地震中飛機撞山犧牲了,他的尸骨是民兵登上陡峭的山坡用背簍背回來的,而就在邱光華犧牲的前四天,我們還在一起相聚暢談,轉眼活生生的人就沒了。那次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救出了被深埋地下、腦內出血深度昏迷達196小時水米未進的患者,通過手術,將他救活了,經過第二次開顱手術后,他已完全恢復了健康。

2009年,我在成都軍區總醫院工作時,處理過6·5公交車燃燒事件,那次事件中有50多人燒傷面積達到95%以上,按常規理念,一個90%的燒傷患者就足以讓一個三甲醫院的燒傷科手忙腳亂,一下子來了幾十個大面積燒傷患者,根本沒有能力應對,其中一個69歲的患者,按概率計算,他的死亡幾率是106.5,也就是說生還的概率為零,而全國著名的燒傷專家要20多個小時后才能到位。

我當時是現場總指揮,按照燒傷救護三大步驟規定,應先是抗休克、抗感染、植皮修復,前兩步需即刻開始,以往慣例是早期補液抗休克,輸液公式按照患者的燒傷面積和體重計算,而燒傷面積是以九分法燒傷部位與全身體表面積百分比計算的,再進行補液治療,因時間容不得浪費,我當即決定采用實際測量替代這種方法,在鎖骨下放中心靜脈管,測全身體液情況,根據中心靜脈壓值補液,達正常值,人肯定就沒事了。現場人員迅速開展補水工作,后來的補水情況讓大家特別吃驚,因為按這種方法計算的補水量竟大大超過公式算法的補液量,慶幸的是在那次救援中所有患者都安全脫離危險,在燒傷專家趕到后,將包括那位69歲的老者在內的所有患者安全地交到他們手中。

云南的一個患者,小時候體內被家人插入了30枚鋼針,這些針在體內已留存了近30年,有的在心臟附近,有的在腹腔內,有的在大腦中,大部分針已經生銹,云南醫院為她取出一部分。我把這個病人接到成都軍區總醫院,經過多科聯合,把他腦內的、心臟的還有腹腔的鋼針全部取了出來,這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手術,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所以,經歷種種,早已將功名利祿放下,挽救每一個生命才是硬道理,協助患者頑強活著,才能為社會為國家多作點貢獻,生命才會璀璨輝煌!

編輯:趙彥

關鍵詞:解放軍306醫院 政協委員 顧建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