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 要聞

“月宮”實驗志愿者生存370天 時間最長創世界紀錄

2018年05月16日 07:36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月宮”生存370天 創世界紀錄

“月宮一號”內進行“月宮365”實驗獲得成功;系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

點擊進入下一頁

昨日,志愿者將實驗艙內的植物帶出艙外展示。

5月15日,隨著“月宮一號”緩緩開啟艙門,4位志愿者走出艙門。標志著“月宮一號”內進行的“月宮365”實驗獲得圓滿成功。

“月宮365”實驗于2017年5月10日開始,至2018年5月15日出艙,共歷時370天,是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其主要任務是研究一個生物系統如何實現為不同代謝水平的乘員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統穩定。為此8名志愿者需要交替分三個班次進入,封閉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艙時間比原定計劃延遲了五天,是“故意”模擬的突發狀況,艙內志愿者事先并不知情,意在觀察志愿者心理狀態。

四院士一齊開門 迎志愿者出艙

昨日上午9時許,“月宮一號”總設計師、“月宮365”實驗首席科學家劉紅教授在儀式上報告了實驗情況,介紹了取得的主要成果。隨后宣布“月宮365”實驗計劃圓滿完成。

為了迎接已經在艙內待了110天的四位“勇士”出艙,北航請出了四位重量級科學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人機與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浚,虛擬現實技術和人工智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和北航副校長房建成院士,四位院士共同開啟艙門,歡迎志愿者凱旋。

隨后,艦長劉慧和劉佃磊、胡靜斐、高寒4位志愿者走出“月宮”,手里還拿著親手在“月宮”種植的大豆、小麥、胡蘿卜、西紅柿、草莓等,分發給艙外的人群。

志愿者代表劉慧表示,通過實驗大家收獲了第一手科研數據和經驗、特殊的情誼和豐富的生活技能,接下來還要將實驗數據形成研究成果,為實驗畫上圓滿句號。

點擊進入下一頁

昨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隨著“月宮一號”緩緩開啟艙門,4位志愿者走出艙門。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月宮365”創多項“世界之最”

“時間最長”、“生物鏈最復雜”、“閉合度最高”是劉紅給“月宮365”的定義。“月宮365”實驗,共歷時370天,打破此前國際上此類系統實驗持續時間最長的紀錄。

俄羅斯、美國都是兩生物鏈環系統,“月宮一號”則達到了四生物鏈環,系世界首個由“人-動物-植物-微生物”構成的四生物鏈環人工閉合生態系統。“這樣的鏈環也最貼近自然生態系統。”劉紅告訴記者。

劉紅還說,生物系統只有一個,但志愿者高矮胖瘦都不一樣,代謝水平也不同,他們的活動會沖擊生物系統,系統要保證支撐他們,并保持穩定。“月宮365”實現了系統的長期穩定循環運轉,且保持了人員身心健康。在她看來,“月宮”這一小步,對于人類實現在地外長期生存而言,是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的一大步。

談及未來是否會引入大型動物進行養育,劉紅說,我認為近五十年不會有這個可能。因為在封閉環境中的狹小空間,飼養會帶來環境問題,飼養工藝也有挑戰,飼養數量受限。而且,少量的動物容易讓人和動物產生心理依賴,就像寵物一樣。后續要食用的話,可能產生“災難性”后果。這也是我們選擇黃粉蟲作為食物的原因。既能為志愿者提供豐富的可食蛋白,又能降解艙內部分廢棄物從而加速物質循環。

“月宮365”計劃還是世界閉合度最高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系統閉合程度達到98%。據劉紅介紹,系統閉合度95%是一個邊界,在此基礎上每提高一點都很困難。

2014年,月宮一號團隊進行的實驗就實現了97%的閉合度水平。提高的主要是廢物處理率和植物栽培效率。

- 講述

“意外加班”考驗成員心理變化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月宮365”實驗志愿者共有8名,分兩組,設置三班,交替進行。第一組值第一班,持續時間60天;第二組值第二班,持續時間200天;第一組再值第三班,持續時間由預先的105天延長至110天。

“三個時間段長度分別為中期、長期、超長期,對心理是很大的挑戰。志愿者一開始進去很新鮮,后面會煩躁。”劉紅介紹,“4月底的時候,通知他們實驗要延長5天,他們問為什么,就像要放假了突然要加班,也借這個‘意外加班’分析艙內成員心理的變化、反應。這個意外加班就是模擬地外出現問題,就好像本來能飛回去的飛船飛不回去,需要在外太空多待一些日子。”

實驗時長達一年,對成員、設備都是挑戰,談及這一年的困難,劉紅回憶到,按照實驗預定計劃,在第三班的時候設置了停電。但在第二班的時候,遭遇了突然停電。

“這對艙內、艙外的人都是很大的挑戰,大概經歷了半個小時,來電后進行了各方面的回復。這個不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故障,進一步證明了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

提及今后動向,劉紅透露,團隊將在總結分析實驗結果基礎上,研制可在空間站、月球、火星探測器上搭載的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裝置,爭取搭載機會;繼而通過天地對比分析,獲得矯正參數和模型,進一步為該項技術應用于太空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月宮365”長時間的密閉生存實驗獲得的生理和心理數據,以及研究建立的調控措施和技術,將為未來的星球基地探索活動人員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依據和技術支撐。

- 追訪

戚發軔:下一步要利用太空原位資源

“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告訴記者,離開地球,首先必須解決人類在地球外的長期生存問題,而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就是人類實現在地外長期自治生存的關鍵技術。“月宮365”實驗是不可取代的,它對于人類實現在地外長期生存無疑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想進一步探索太空要先做好基礎的、原創性工作,月宮一號就算一個。”戚發軔說,不過除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外,還要充分利用原位資源,戚發軔提到,比如到了火星,能否利用當地的土壤,生長一些東西,實現原位資源利用,目前國外已經在做這方面工作。

王浚:應用上需克服太空失重等難題

人機與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浚表示,“月宮一號”所積累的經驗、技術、成果,將為建立月球及其他星球長期駐留和飛船星際飛行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

談及月宮一號的后續運用,王浚表示,如果將來這項技術應用到月球,閉合率應該盡量高。

對于該項技術在航天方面的應用,王浚認為,“月宮一號”系統在閉合率和時間方面已經很領先了,但現在做的工作還在地面上,也是在地球重力環境下,像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下如何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還是需要克服的難題。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曾珂

關鍵詞:“月宮”實驗志愿者生存370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