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時過立夏,藥食兩用話莞味
“藥食同源”的概念,在民間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部分食材本身具有調節機體的功能,人們通過食用,以達到營養滋補、強身健體和防病治病的目的。例如可做調料用的花椒、肉桂、小茴香;可做菜的山藥、馬齒莧、魚腥草;可熬粥的白扁豆、赤小豆、蓮子;能當水果吃的木瓜、桑椹、桂圓等。
著名醫學家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記載了不少具有嶺南特色的藥膳方。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莞地處南粵,暑濕較重,為了順應地理環境與氣候的發展變化,經過時間的沉淀,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了一套東莞獨特的“藥食同源”。
飲品類包括有冬瓜水、老耳水、棗紅糯、春明茶等。立夏過后,溫度升高,炎暑將至,雷雨增多,農作物開始旺盛地生長。此時,喝上一杯具有清熱、祛濕、降火等功效的“東莞特飲”顯得尤為應景。
在莞城長大的小嵐小時候便喝過老耳水,第一次喝時,那種草本植物獨有的澀味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為“老耳”?據東莞市中醫院藥學部中藥學專家介紹,老耳是積雪草的俗稱。“積雪草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一般可以用于濕熱黃疸,中暑腹瀉,砂淋、血淋、疔癰腫毒等,但是積雪草性味苦寒,孕婦和哺乳期孕婦不宜飲用,既然是解暑茶,顧名思義,非夏季或暑濕天氣也不宜多喝。”
與老耳水不同,棗紅糯的食用不限于季節。位于莞城和平路的緣味小食店每天都會供應棗紅糯,甜甜的口感頗受市民喜愛。而這種常見的作物,更是保健良品。中醫學專家解釋道:“如果小孩拉肚子,可以將棗紅糯谷在鍋里炒香后煲水給孩子喝,清熱祛濕。冬季滋補身體時,將棗紅糯谷和一定比例的當歸、紅棗、黑棗一起煲成粥,具有補氣、補血的功效。此外,棗紅糯還有促消化、治療胃寒、強心的功效。”
不過,“藥食同源”有療效也有風險,近年來,社會上頻頻出現中藥使用不當而產生不良反應的案例。“藥食同源有一定輔助作用,但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因人而異。”東莞市中醫院藥學部中藥學專家提醒,無論是日常食用,還是服用治病,補益之前最好還是先咨詢醫生。(麥煒源)
編輯:趙彥
關鍵詞:立夏 藥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