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削山造城”別只見愚公而不見精神
據自然資源部近日發布的土地督察公告,陜西、甘肅在延安新區、蘭州新區存在“削山造城”,大規模違法違規開發未利用地等突出問題,其中蘭州市皋蘭縣在造地過程中,毀損基本農田1800余畝,水土嚴重流失,環境惡化,直接損失達數億元。(4月11日《中國房地產報》 )
一段時期以來,削山造城在一些建設用地比較緊張的城市大行其道,從根源上看,城鎮化進程中人多地少的矛盾,對一些城市的發展與擴張造成了制約,“向山要地”成了一種破解之道,“再造一個某某”也成為響當當的口號與行動。早在2012年4月,延安就開始實施規模巨大的削山造城工程,欲在城市周邊的溝壑地帶建造一個兩倍于目前城區的新城;同月,昆明市東川區為拓寬工業園區規模,采取“削山填谷”的方式擴大用地;同年10月,“蘭州新城”開工儀式舉行,計劃填平山谷,在郊區打造一個新城區。
其實,“削山造城”同圍湖造田、填海造地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就是打破現有的地理格局,以犧牲一種自然地貌來換取另一種人工地貌,實是一種割肉補瘡的行為。因此,“削山造城”運動一開始,就引起外界的擔憂,因為人工的“愚公移山”固然可以整理出大片建設用地,卻會使原生山體、水系、生態系統遭受破壞,造成難以逆轉的損失。有些地方的自然生態本來就脆弱,再遭破壞就會雪上加霜。
此起彼伏的“削山造城”,背后的動機不一,發展沖動、攤大餅式的粗放式做法,是常見的原因。有的只看重眼前的經濟利益與GDP增長,也有的就是長官意志、個人意志下的拍腦袋產物,根本就沒有經過科學論證與細致規劃。曾有報道披露,某地一個財力只有3000多萬元的貧困縣,計劃斥資60多億元建新城,結果留下一堆“爛尾樓”。背后的動因僅是上級領導來考察時,提及這里交通不便,不如另建新區。這真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啊,如此不自量力,罔顧客觀實際,惟上級意志是從,注定是事與愿違。
在大力建設生態文明的今天,城市的發展也早已注入生態理念,當以綠色宜居為本。任何破壞生態的造城行為,動機再好也是與此背道而馳的。須知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做事有頑強毅力、不怕困難,而不是真的去移山。不計生態后果來造城,只有“愚”而沒有可持續發展的遠見精神。城市的做大做強,在于合理規劃空間,充分利用空間,發展特色產業,站上創新的制高點,而不是盲目擴大城區面積,搞房地產與形象工程。一些新城成空城“鬼城”,就是盲目擴張的結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削山造城不應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給自然以呼吸的空間也是讓城市有喘氣的地方,留得青山在,還怕沒有好的城市藍圖?在生態環境損害要實行責任追究的今天,“削山造城”須三思而行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削山造城 精神 城市 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