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柴胡桂枝川芎緩解痛經
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情報部副研究員 蒲昭和
痛經常分為氣滯血瘀、寒凝阻滯、肝腎虧虛及氣血虧虛幾個證型。中醫認為,痛經原因雖多,發病機理離不開氣血運行失暢,血脈不通則痛。臨床發現,因氣滯血瘀和寒凝血瘀痛經者居多,治法多以理氣行滯或溫經散寒,結合活血化瘀為主。
在此,推薦一個緩解痛經的方子:取柴胡10克、桂枝6克、川芎15克、赤芍10克、莪術10克、丹皮10克、川牛膝15克、五靈脂10克、蒲黃10克、元胡15克、沒藥10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用七劑,等下次月經來之前再服七劑,連服3個月。
本方中,柴胡有疏散退熱、舒肝、升陽的功能,可治肝郁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桂枝主要能散寒解表、溫通經脈;川芎辛散溫通,既活血化瘀,又行氣止痛,堪稱治氣滯血瘀之良藥;赤芍、丹皮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川牛膝宣散降泄、活血通經;莪術既可行氣止痛,又能破血消積,善治氣滯血瘀之經閉、腹痛、腹內積塊腫塊等。方中加元胡、沒藥既能利氣止痛,又可活血散瘀;五靈脂配蒲黃名“失笑散”,是活血祛瘀、散結止痛的名方。全方藥物基本都是活血行氣之品,以辛溫藥居多,且多歸肝經,能調節肝經氣血,善治肝病、婦科病等疾病。諸味相配,能起到較佳的調肝理氣、溫通氣血、散瘀止痛的作用。
需注意的是,本方主要適用于寒凝氣滯、氣滯血瘀引起的痛經,尤其對前者效果顯著。寒凝氣滯證型的主要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則痛減,經血量少、色黯有塊,畏寒肢冷,面色青白。一旦出現這些主證,皆可選用上方。如果月經后腹痛,屬氣血不足,不宜采用上方,可考慮補養氣血或疏肝補腎。患者平時應禁吃生涼,重視保暖,忌熬夜和過勞,保持心情放松和愉快。
編輯:趙彥
關鍵詞:柴胡桂枝川芎 緩解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