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zhàn)線 統一戰(zhàn)線
臺灣老兵之子回鄉(xiāng)尋根祭祖
臺灣老兵之子回鄉(xiāng)尋根祭祖
“我的根在這里”
□于從文
“爺爺奶奶,我終于找到你們了。老爸,我找到家了。”4月3日,來自臺灣的49歲的顧家寶,雙膝長跪在位于江蘇興化市陶莊鎮(zhèn)卞堡村的爺爺奶奶的墳前,這是他首次來大陸尋親,也是他父親上世紀90年代回鄉(xiāng)祭祖后,時隔24年他替父回鄉(xiāng)祭祖,替父親再看看家鄉(xiāng)這片熱土。
顧家寶的父親顧志盈是江蘇東臺籍赴臺老兵,曾在上世紀90年代初5次回鄉(xiāng)探親祭祖,1994年之后斷了聯系。顧志盈于2001年過世,他生前叮囑兒子一定要回鄉(xiāng)。但因幾次搬家,家鄉(xiāng)的親人的聯系方式等資料丟失,顧家寶幾次托人尋找家鄉(xiāng)信息未果,尋根問祖成了他的心結。
今年3月,顧家寶在網絡上發(fā)布尋找在江蘇東臺親人的信息,當地臺辦得知后通過查閱在臺老兵資料,尋找到顧家寶在東臺的表叔焦恒美和在興化的堂兄顧友余等親人,使顧家寶與大陸親人建立了聯系。
4月2日,顧家寶踏上尋根祭祖之旅。在鹽城南洋機場,當顧家寶走出“國內到達廳”,早早等候在此的堂兄顧友余和表叔焦恒美等親人,走上前去迎接。顧家寶擁著堂兄和表叔情緒激動,嘴里喃喃地說:“我找到你們了,找到你們了。”
親人見面格外親。2日下午,在東臺一家酒店,顧家寶與表叔焦恒美、堂兄顧友余以及從興化趕來的顧氏兄弟姊妹圍坐一起拉家常,敘親情,其樂融融。他們雖然從未謀面,但血濃于水的親情使他們相談甚歡,說到情深之處,大家雙目噙淚,不時拭眼。
顧家寶的表叔焦恒美老先生今年73歲了,他拿出顧志盈在臺灣工作時的名片和寄給他的書信,清楚地回憶起顧志盈幾次回鄉(xiāng)探親祭祖的情形。他對顧家寶說:“我們一直沒有忘記你們,想方設法找,都沒有找到。”
“和你們失去聯系后一直在尋找,逢年過節(jié)我都會按照叔叔名片的電話號碼打過去,都是空號。”堂兄顧友余對顧家寶說,“我也曾想到臺灣去尋找你們,但因為種種原因條件所限都沒成行。今天,時隔24年,我們終于團聚了。”
與親人們在一起,顧家寶顯得很激動,他表示,家鄉(xiāng)方言自己雖然不能完全聽懂,但聽起來很親切,在臺灣的時候父親和老鄉(xiāng)在一起就經常用方言交流。家鄉(xiāng)情緒在自己心目中從未斷過,他說:“在臺灣,逢年過節(jié)我都會面向家鄉(xiāng)的方向遙祭祖先,我的根在這里,這里有我的家鄉(xiāng),有我的親人,我從未忘記過這里。”說到動情處,顧家寶幾度哽咽:“父親離開我們近20年了,我今天終于替他完成了心愿,來到大陸和親人團聚。”
3日上午,顧家寶和在大陸的親人們來到興化市陶莊鎮(zhèn)卞堡村祭拜祖墳。他手捧父親照片長跪在爺爺奶奶墳前深情地呼喊:“爺爺奶奶,家寶來看你們了!老爸,我找到爺爺奶奶了,我替您完成了心愿。”
四月的里下河地區(qū)春光明媚,墓地周邊成片的金黃色油菜花見證著在臺親人的回鄉(xiāng)之行,無聲地訴說著兩岸割舍不下的親情。顧家寶說:“我這次大陸之行是尋根踏跡之旅。就是尋找自己的根,到家鄉(xiāng),沿著父親走過的地方,踏著父親的足跡走一走看一看。這次僅僅是開始,以后我每年都會回來,這里是家鄉(xiāng),我的根在這里。”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回鄉(xiāng) 祭祖 臺灣 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