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別讓短視頻淪為“低俗秀”
盲目模仿、惡搞低俗、內容涉黃……漸成網絡新寵的短視頻,日漸暴露其良莠并存的內容生態現狀。調查顯示,搞笑有趣和消磨時間是受訪者認為短視頻能夠吸引大眾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些短視頻內容生產者為求標新立異吸引眼球,走上低俗歪路。不少網友吐槽,許多短視頻平臺已淪為低俗秀場。(3月29日《人民日報》)
的確。作為網絡文化的產物,短視頻兼容了碎片化接受情境和感官化內容形態兩種特征,迎合了受眾填補閑暇時間的需求或獲取感官刺激的心理,自然頗有“市場”。但內容如果不乏“低俗”甚至走上“歪路”,這就不是什么好兆頭了。
比如有的以生吃豬肉、大口喝酒等行為博人眼球,頻頻在畫面中高呼“請點贊”;有的打著表演才藝的幌子,借助夸張妝容或奇裝異服迎合獵奇心理;有的夾雜“葷段子”,以色情露骨內容打起擦邊球。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顯然,這樣的短視頻,不僅令人大跌眼鏡,更會產生一些不容忽視負面效應。如湖北武漢一位網友因模仿熱門短視頻中的高難度翻跟頭動作,結果將兩歲女兒摔傷,導致女童脊髓嚴重受損。湖南益陽兩名短視頻平臺主播為拍攝短視頻,公然爬上一輛正在巡邏執勤的警車踩踏“耍酷”,被以尋釁滋事被處以行政拘留等等。也因此,采取措施,別讓短視頻淪為“低俗秀”,就是一道亟待解決的現實考題。
首先,構筑良性內容生態,平臺要有所作為,要為熱門推薦的視頻作品承擔法律和社會責任。內容推薦必須考慮社會影響,不能滿足于“掩耳盜鈴”式的傳統監管模式,放任低俗違規內容傳播。所謂算法中立和機器推薦,不應成為個別短視頻平臺推脫審核和把關責任的借口和理由。
同時,平臺盡責,監管者也不應缺位。整治低俗短視頻,不能僅僅是平臺把關審核被動“救火”,相關監管部門要主動出擊,防患未然。鑒于目前娛樂類短視頻仍存有灰色地帶和監管盲區的現實,以問題為導向,盡快完善針對網絡內容管理和內容生產者的相關法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懲戒機制,形成對不良低俗以及違法違規內容上傳者的威懾效應,以儆效尤,不可或缺。
總之,別讓短視頻淪為“低俗秀”,這是時代的呼喚、受眾的期待,更是有關部門的責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視頻 短視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