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換思路,遇見新療法
前沿技術開辟新天地
新工具帶來了更多的創新機遇。基因組編輯技術自2017年開始深入到疾病治療。此次評選出的重大進展兩項均與基因組編輯技術有關:一項是基因組編輯用于遺傳性疾病治療,另一項則瞄準癌癥。
關于遺傳性疾病治療,美國俄勒岡州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研究人員嘗試改造人類胚胎的基因組來修復引起肥大性心肌病的基因突變。對這一創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谷峰表示,該成果惠及臨床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但基因組編輯技術確實給一大類治療手段非常有限的遺傳疾病帶來新期待?;蚓庉嫸c修復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尤其在兩孩時代,通過該技術有可能幫助高齡孕婦去掉多余的染色體、糾正帶有突變的人類胚胎從而達到治療遺傳病的目的等。
而在癌癥治療領域,首個用于對抗癌癥的人類基因編輯療法Kymriah,被譽為迄今為止最為個性化定制的方法。
“2017年是基因工程重組淋巴細胞治療腫瘤的元年?!睋榻B,美國FDA批準靶向CD19的CAR-T藥物Tisagenlecleucel(Kymriah),用以治療25歲以下青少年難治性或二次復發的急性B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接著,FDA又批準另一種靶向CD19的CAR-T藥物Axicabtagene ciloleucel(Yescarta)治療成人難治性彌漫性大細胞性B細胞淋巴瘤。
“基因工程重組技術能在患者體外將沒有抗腫瘤效應的淋巴細胞或非淋巴細胞改造成具有免疫殺傷效應的細胞,這種量身定制的具有特異性的細胞,能準確殺傷腫瘤細胞,使所有腫瘤患者都有可能從免疫治療受益。”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生物治療中心副主任張曉實教授介紹,目前多種基因工程重組細胞正在研究中,CAR-T是其中一種,它通過基因工程重組技術使T淋巴細胞特異性識別和攻擊帶有特定標記(抗原)的腫瘤細胞。類似的技術還有TCR-T(T細胞受體修飾的T淋巴細胞)、taNK(靶向活化的自然殺傷細胞)、aNK(活化的自然殺傷細胞)、haNK(高親和力自然殺傷細胞)和具有免疫細胞功能的非免疫細胞等。
據了解,以靶向CD19的CAR-T上市標志基因工程重組淋巴細胞已成為投資熱點。張曉實表示,伴隨我國創新引資工程的實施,大批生物科技精英回歸,我國生物技術緊隨世界先進水平。數十家國內初創公司正在開發基因工程重組淋巴細胞,在未來2年~3年內將有CAR-T藥物在國內上市。
“將CAR-T藥物治療范圍從血液腫瘤推廣到肺癌、肝癌等到實體瘤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發展基因工程重組細胞的瓶頸包括尋找適合的抗原、優化載體結構、調整細胞表型和組成、促進細胞浸潤腫瘤組織、控制免疫應答強度和減輕治療相關副作用等。隨著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的飛速發展,上述瓶頸將逐一突破,治愈腫瘤或將腫瘤慢病化將不是夢想?!睆垥詫嵳f。
化簡操作更實用
在已有的治療方式中,如何轉換思路,實現更便捷、更舒適、更實用的操作,GammaCore是典型例子。這是第一個供患者使用的非侵入性迷走神經刺激器。這種裝置能通過電脈沖刺激神經,使患者頭痛得以緩解。對于藥物難于治療的頭痛來說,這是非常好的治療方式。
“事實上,歐洲此前有類似的儀器,是類似耳機的裝置,但并未經過美國FDA審批。這次美國FDA批準GammaCore進行叢集性頭痛治療,國內目前也有相關仿制品?!笔锥坚t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胡永生介紹,通過神經電刺激迷走神經治療叢集性頭痛和偏頭痛,這種療法已經有多年的歷史了。但如何把它開發成小型化的便捷設備,是GammaCore主要的創新點。同時,該儀器的另一個突破點是,經皮操作沒有創傷,患者體驗更好,而且患者可以自己操作,實用、方便。
在醫療各環節,打破舊框框,不僅使患者受益,更能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此次評選出的12項創新,在罕見病治療領域亦有突破。巴登病是由于患者大腦中有缺陷的酶會導致神經功能嚴重受損,但替換酶太大,無法穿過大腦的保護膜。新的進展是,外科醫生通過將一個端口插入到一個孩子的頭部并注入酶替換藥物Brineura(通用名cerliponase alfa),來繞過這個障礙。同時,該技術可以用于治療許多類似的疾病。而在病理學領域,過去病理學家必須在顯微鏡下切片、染色和觀察組織樣本,將樣本發送到第二意見的專業醫生需要幾天或幾周的時間。此次推介的飛利浦智能病理學工作站,使用高分辨率掃描儀,將準備好的標本轉換成數字圖像,這些圖像與顯微鏡下的圖像一樣詳細,醫生可以快速地向顧問同事發送病例。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病理科鄧永鍵醫生也表示,“數字標本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迅速是重要趨勢”。
編輯:趙彥
關鍵詞:基因 癌癥 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