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內蒙古政協委員李鎮西:找準金融脫貧新跨越的“靶向藥”
金融是扶貧攻堅的重要手段,也是扶貧工作的重要力量。金融如何有效扶貧是政協委員探索的新課題。金融扶貧只能把貸款放到有還款能力的項目上,不能簡單機械地給貧困戶送貸款。這就出現了一個難題,一方面貧困戶需要貸款卻貸不上,另一方面,銀行有錢又不敢放。怎么辦?“我們的做法是借助和發揮農民企業家的作用,充分利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地位,在地方政府的引導、協調、服務、支持下,促使信貸資金落實到有助于農牧業生產組織發展的金融服務需求上。金融服務要聚焦新型農牧業生產組織和農牧業生產組織模式創新,高度重視發揮企業家的作用。”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期間,參加經濟界討論的李鎮西委員與大家分享了工作實踐中總結的新經驗。
精準扶貧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重要任務。李鎮西所在的包商銀行積極開展金融扶貧。他們在呼倫貝爾市少數民族旗縣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開展了利用金融手段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的試驗,對金融精準扶貧服務進行了系統客觀的分析和研究,摸索出了一些開展金融精準扶貧的經驗和做法。
在脫貧攻堅中,有一種金融服務方式是簡單地給貧困戶提供信貸支持,設法使小額扶貧貸款覆蓋到每個貧困戶,強調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貸款覆蓋率。這種單純提高貧困戶貸款覆蓋率的做法難以保證“脫真貧、真脫貧”。
“滿足貧困戶簡單再生產需求的金融服務只能讓貧困戶維持現狀,不是核心發力點,沒有造血功能。”李鎮西認為,農牧業生產組織模式創新才是“靶向治療的硬辦法”,能夠創造金融新需求,帶動脫貧新跨越。“當前,自治區培育了多種形式的公司+合作社+農戶新型農牧業生產組織,金融服務支持貧困地區這類農牧業生產組織的發展,能夠更有效地解決貧困人口脫貧問題,不但充分發揮了市場作用,還可以挖掘當地的產業優勢和潛力,實現穩步脫貧。”
包商銀行還積極探索可持續的扶貧模式,于2016年推出金融扶貧項目“精準扶貧馬上幫”。這種模式立足精準扶貧,由包商銀行發起創立“馬上幫”移動公益服務平臺App,主動收集貧困戶生產借貸需求、扶貧點有預期效益的農業生產經營項目借貸需求,經過篩選后放到“馬上幫”平臺,然后組織動員包商銀行員工向這些扶貧借貸項目出借資金,并由包商銀行出具風險補償金。“精準扶貧馬上幫”模式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的批示———“總結經驗,在全國推廣宣傳。”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金融 扶貧 脫貧 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