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 要聞

31省GDP數據出爐,江蘇為什么始終無法趕超廣東

2018年02月02日 14:50 | 來源:澎湃新聞
分享到: 

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兩個省份,廣東和江蘇每年發布的GDP成績單都會被進行全方位比較。從2009年開始,粵蘇兩省的經濟總量差距不斷縮小,并在2015年出現不足2700億元的GDP之差。這一現象在2016年出現反彈。2017年,兩者的經濟總量之差再次拉大。

2017年,廣東GDP為8.99萬億元,連續29年居全國首位。江蘇省去年GDP跨上新臺階、首破8萬億,達8.59萬億元。江蘇為何始終無法在經濟總量上趕超廣東?這一疑問的背后,是人們對二者發展模式的討論:究竟是廣東的 “深圳模式”更具發展后勁,還是江蘇的“蘇南模式”略勝一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了2017年廣東和江蘇兩省主要經濟指標的變動,借此呈現粵蘇兩省經濟增長方式的不同。

從經濟增速來看,廣東去年的GDP增長比江蘇高出0.3個百分點。其他經濟指標中,廣東在固定投資增速上表現出絕對優勢,比江蘇高出6個百分點,成為與后者拉開差距的重要支撐。此外,廣東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但在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上,江蘇已明顯領先。在進出口貿易方面,江蘇以19%的增速對廣東形成不小的壓力;利用外資方面,江蘇已經超過廣東。此外,廣東傳統外向型經濟模式尋求轉型之際,如何協調區域發展,并利用自貿區、大灣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 擴大開放成為新的看點。

粵蘇固定投資增速背離

2009年-2015年間,江蘇曾對廣東持續追趕,一度將兩者的GDP差距縮小到2696.17億元,令中國經濟“頭把交椅”的歸屬出現一絲懸念。2016年,廣東與江蘇的GDP差距拉大,鞏固了全國經濟第一大省的位置;2017年,廣東的領先優勢愈發明顯,與江蘇的差距擴大到近4000億元。

為什么廣東能夠在2016年、2017年擴大優勢?從主要的經濟指標來看,固定投資的快速增長對廣東經濟形成了較大支撐。

從規模上看,廣東去年的固定投資額不如江蘇,但增速平穩。2017年,江蘇完成固定投資53000億元,廣東完成37477.96億元。澎湃新聞統計近15年的數據發現,江蘇的固定投資在明顯放緩,而廣東相對平穩,并在近兩年維持高位。去年,廣東省固定投資額的增速比江蘇高出6個百分點。

2016年,全國固定資產增速出現明顯回落,由上年10%下滑至8.1%。在此大背景下,江蘇的固定投資增速也從兩位數降至個位數,2016年、2017年均實現7.5%的增長。實際上,江蘇的固定投資增速從2014年便開始明顯放緩,比上年回落4.1個百分點,降至15.5%,并在2015年繼續下滑至10.5%。而此前十年,江蘇固定投資增速均保持20%以上的高位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放緩,江蘇省2016年、2017年的GDP增速進入7%時代。

2016年,廣東固定投資實現10%的增長,2017年進一步攀升至13.5%,分別比同期的江蘇高出2.5%和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9%和6.3%。受固定投資支撐,廣東省2016、2017年的GDP增速均為7.5%,相對平穩。

可以說,此前江蘇省GDP之所以出現不斷緊逼廣東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持續高企的固定投資的帶動。近兩年,一方面是江蘇固定投資放緩,另一方面是廣東不斷發力固定投資、且增速力壓江蘇,所以出現兩者經濟差距進一步擴大。

從固定投資的主體來看,支撐廣東2017年固定投資增速走高的重要因素是國有投資的大幅增長。2017年,這一增速達到18.8%,而上年則為2.9%的負增長。

另一方面,廣東去年的基礎設施投資創下2010年以來同期最高增速,共完成投資9168.79億元,同比增長24.3%,比上年加快18.6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在短板領域的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強,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航空運輸業、公共設施管理業分別增長49.0%、38.0%和29.9%。

廣東研發投入超過江蘇

科技創新蘊含著生產力的巨大潛能,成為當下各省份的“兵家必爭之地”。多項數據顯示,廣東在科技創新領域走在了全國前列。

R&D經費投入是衡量科技活動規模和科技創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2016年,廣東該項數據已超過江蘇,位居全國第一。數據顯示,2016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026.87億元;廣東該項投入為2035.14億元,以微弱優勢超過江蘇。

從高新企業數量來看,2016年,廣東達到19857家,總量居全國第一,江蘇則排在全國第三位。江蘇省內科技創新最活躍的蘇州,2016年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133家,而廣州市2017年僅預計新增的高新技術企業就接近蘇州的這一總數,截至2017年底,將達到8700多家。

盡管從數量來看廣東更勝一籌,但從產值規模上看,江蘇的高新技術產業仍然占據優勢。2016年,江蘇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6.7萬億元,而廣東則為5.44萬億元。

500強企業數量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總部經濟和綜合營商環境,2017年,中國企業500強中廣東占51席,位居第二;江蘇有47家,位居第三。2017《財富》發布的世界500強榜單中,廣東有11家企業上榜,江蘇則有4家。

但是,江蘇作為民營經濟重鎮,民企發展仍拉開廣東一段距離。從民間投資來看,2017年江蘇民間投資占社會固定投資的比重為70.7%,而廣東為61.8%。這一差距也反映在民企數量上:2017年民企500強,江蘇入圍為82家,廣東則為60家。

江蘇外資、外貿回暖

廣東與江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憑借加工貿易發家,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外向型經濟程度高。二者產業結構也類似,到2017年,江蘇第三產業比重達到50.3%,廣東為52.8%。

廣東依托深圳特區這個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窗口,掀起了吸引外商投資的第一個高潮。改革開放之初,廣東的外商直接投資是江蘇的10倍之多。此后,隨著江蘇蘇南地區大規模引進外資,江蘇外資獲得迅速增長,在2003年-2014年間全面領先于廣東。

2015年,江蘇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數額有所下降,整體規模低于廣東。但在2016年,廣東利用外資數額出現下降,江蘇外資回暖,恢復至高于廣東的水平。

2017年,廣東實際利用外資229.5億美元,同比下降2%。而在前三季度,江蘇實際利用外資就開始正增長,前11月,使用外資達225億美元,同比增長4.4%。

作為外向型經濟的另一重要指標,江蘇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也對廣東構成壓力。2017年,江蘇進出口總額達到40022億元,廣東為68155.9億元。雖然前者的進出口規模未及廣東,但在增速上遙遙領先。2017年,江蘇進口增速達到19%,而廣東只有8%。

有分析稱,由于廣東的外向型經濟占主導地位,所以全球經濟會對廣東的影響更大。在這種形勢下,廣東必須由外向型向內源型經濟轉變。而廣東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都將提振廣東外貿,推動傳統外貿升級。

廣東區域發展懸殊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廣東經濟常年居于全國第一位,但在人均GDP、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標上均不敵江蘇。廣東省2018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區域發展不協調,粵東西北與珠三角地區發展差距較大仍然是我省突出的矛盾。”

數據顯示,江蘇面積為10.72萬平方千米,2016年年末常住人口7998.6萬人;廣東面積17.97萬平方千米,2016年末常住人口10999萬人。從2005年開始,江蘇人均GDP就超過廣東。2016年,江蘇人均GDP達到96887元,廣東達到74016元,相差2萬余元。2017年,江蘇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024元,廣東為33003元,相差2000元。

廣東之所以出現GDP與人均GDP的背離,是因為廣東區域差距明顯,粵東西北和珠三角經濟總量差距懸殊。

江蘇省13市中經濟排在末位的是宿遷市,2016年GDP為2351.12億元;廣東省21市中經濟排在末位的是云浮市,2016年GDP僅為781.03億元,當年廣東省內GDP不足千億的還有潮州市、汕尾市、河源市。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粵東西北12市GDP合計占全省合計的比重為20.7%,其中東翼占6. 9%,西翼占7. 6%,山區占6.2%,分別只有珠三角的8.7%、9.6%和7.8%。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經濟總量差距從2010年的28193億元擴大到2016年 的50128億元,絕對差距相當于粵東西北地區經濟總量的近3倍。

廣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在廣東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完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的同時,如何形成全省一體化發展的格局,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編輯:曾珂

關鍵詞:31省GDP數據出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