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北京將實現減量集約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題: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北京將實現減量集約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季小波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主任張維日前表示,北京將進入減量集約高質量發展時期,通過全面落實新版城市總體規劃,讓城市更加和諧宜居,讓市民有更多獲得感。
如何把握北京新規劃的重點?張維表示,要堅持“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把握好“四個關系”,切實履行“四個服務”職能,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突出底線約束,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布局,優化提升首都功能。
減量是為了實現集約高質量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對北京新規劃的批復明確提出,要嚴格控制城市規模,切實減重、減負、減量發展,劃定并嚴守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那么,減量是不是就不供地了,居住用地供應會不會減少?
張維明確表示,新規劃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從聚集增量要素求發展轉變為減量集約高質量的發展。但減量發展并不是不發展,也不是不供地了,而是堅決拆除違法建設、減去侵占生態空間的建設和低效粗放的建設,利用減量釋放出的空間實現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發展。
2017年,北京市住宅用地計劃安排1200公頃,實際完成1290公頃。其中商品住宅和共有產權住宅用地供應721公頃,是2016年的7倍;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落實366公頃;同時還創新供應了203公頃的集體土地用于建設集體租賃住房。
張維表示,2017年,北京市住宅用地供應從總量到結構都完成了年度任務;2018年,將繼續保持合理的規模和結構;到2021年,5年時間將累計新供應住宅用地6000公頃,住房150 萬套。
“減量的關鍵是用地結構調整,未來將減量集約生產空間、適度提高居住和配套用地比重、大幅度提高生態用地規模。對于與民生直接相關的居住用地,不僅不會減少,還會適度擴大供應并優化結構”。張維說。
加強老城的整體保護
老城內的歷史文化街區史家胡同正在嘗試通過多方參與,推動平房院落居住環境改善,進行老城有機更新。在規劃師的指導下,居民自主協商、共同設計,自發拆除院內違建,改善基礎設施,修繕院落風貌,合理利用公共空間,實現街區環境品質與居民自治水平的共同提升。
張維表示,北京將更加重視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落實“老城不能再拆”,通過騰退、恢復性修建,做到應保盡保。當前在積極探索老城改造模式,主要采取小規模、漸進式的方式,進行城市修補,注重調動各方共同參與的積極性。
新規劃強調加強城市設計,強化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塑造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風貌。據介紹,北京市規土委2018年將開展老城總體城市設計、兩軸城市設計等相關工作。編制城市風貌管控的相關導則,塑造典雅莊重協調的北京城市形象。優化公共空間,提升城市魅力與活力。
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注重居民獲得感
張維介紹,目前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已經編制完成了副中心的街區層面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街道空間、濱水空間等23個規劃設計導則;在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綠心等重點區域,正在通過國際方案征集等方式深化規劃設計工作;行政辦公區、環球影城等重大新建項目快速推進。
在通州老城區,以新促老,做好城市修補。將通過打通斷頭路、拆除違法建設、增補小微綠地等方式,推動老城區有機更新。通過家園中心建設、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改善鄰里交往環境,推動老城區活力復興。在新建方面,著力建設六環公園、城市綠心大尺度開放空間,此外,還將建設17個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公園,打造全面覆蓋的小微綠地網絡。生態化、人性化的濱水空間將占城區面積的近四分之一。
“今后,這里將是一個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住在這里的老百姓生活會更方便,公共設施會更齊全,林蔭路會更多,走路、騎車會更舒適,生態環境會更優美。”張維說。(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城市 規劃 減量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