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這樣的校服平臺,能不令人起疑嗎
國內中小學生校服,往往是校園里的一道“風景線”,怎么丑怎么來。小學生穿上校服,走在大街上,看著就像中學生,中學生穿上校服,看著又像大學生,所以也可以說,校服就是一把歲月的“殺豬刀”——一旦穿上了,無論用什么美圖軟件,都難以掩飾那種深深的滄桑感。
中小學生校服為什么那么丑?剛開始有人認為是校服采購人員的審美水平不行,而隨著一些校服腐敗案件的曝光,人們逐漸明白,除了審美有問題,校服太丑還是因為該花在校服上的錢,被人貪了。好看是要有成本的。當該花在校服上的錢,經過各種渠道進入經辦人員的腰包,校服也就變成了弱不禁風的殘次品。
這些年來,有關部門加強了校服采購等環節的規范管理,校服腐敗現象也似乎收斂不少。但是,面對這一塊巨大的市場蛋糕,不乏有人垂涎三尺。近日被曝光的一家名為陽光智園平臺的校服采購交易平臺,就反映出了類似問題。
2017年下半年以來,一些校服生產企業聯名舉報,陽光智園平臺打著教育部的牌子做校服壟斷生意。根據相關服務協議,學生或家長在平臺上選購校服,校服生產企業要向平臺支付銷售額4%的服務費,而校服生產企業凈利潤一般在8%左右。據了解,截至2017年4月,全國已有300多個區縣教育局、一萬多所學校使用該平臺。
也就是說,該平臺僅憑借教育部的名頭,就穩穩地從全國校服市場中切走了一大塊蛋糕。阿里巴巴致力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對這家平臺來講,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難做的生意,它只需要搭建一個平臺,開個賬戶,財源就滾滾而來了。如果這確實是教育部授權或強制推廣,當然涉嫌違規。不過,教育部法規政策司表示,從來沒有下發過強制推廣使用陽光智園平臺的文件。
這家平臺為何敢于聲稱自己是“教育部的平臺”?問題可能就出在2016年6月份,教育部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曾印發一份名為《陽光智園中小學學校校服互聯網管理平臺論證會會議紀要》的文件,發各省區市教育廳局后勤管理部門。至于這究竟是教育部有關部門“暗送秋波”,還是企業狐假虎威,抑或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會錯意、拍錯馬屁,就不得而知了。
但不管怎么說,這種借助或假借政府部門名義而設立的平臺,其本質乃尋租行為,而不是一種市場行為。平臺既沒有經過市場競爭的檢驗,也沒有經歷招投標的程序,躺著就能雁過拔毛,分走校服企業的利潤,這明顯就是“耍流氓”。這樣做的害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提高校服成本,增添校服采購環節,以及增加校服腐敗的空間,這家平臺恐怕也發揮不了什么積極作用。
令人尷尬的是,在有關文件中,這家平臺還是為了落實四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精神,運用互聯網等科技手段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而進行的“探索”。結果呢,工作效率有沒有提高另說,斂財的手段和效率倒是真提高了。由此可見,當前國內校服領域仍存在嚴重問題和弊端,而那些丑爆了的校服,也還可能繼續流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校服 平臺 令人 教育部 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