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施政演說談修憲 安倍新年兩大“心愿”能否實現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2日在日本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涉及修改和平憲法與改善對華關系等重大內政外交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在修憲問題上,日本國內反對聲音強烈,安倍將受到諸多因素牽制。在中日關系問題上,雖然安倍政府近來口頭上頻頻釋放示好信號,但并沒有停止拉攏有關國家來制衡中國的動作,這樣恐難在兩國間構建起真正的信賴關系。
修憲仍是夙愿
安倍在演說中要求各政黨就修改憲法提出具體方案,希望推動眾參兩院憲法審查會關于修憲的討論進程。
當天中午,數百名市民在雪中聚集在國會附近,反對安倍的新安保法和修憲企圖。
分析人士認為,對安倍來說,實現修憲仍是夙愿,但阻力不小。
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指出,在和平憲法第9條中加入自衛隊內容并非民眾意愿,是安倍急于修憲,并將自己的“時間表”強加給國民。
日本前外務省官員孫崎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受修憲問題連累導致支持率下降,因而黨內現在充滿危機感,該黨今后的抉擇將影響修憲問題。民調也顯示,反對修改憲法第9條及反對安倍在任期內修憲的人仍占多數,因此修憲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日本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告訴新華社記者,不僅公明黨對修憲態度慎重,自民黨內部也存在一部分“護憲勢力”。今年自民黨將迎來總裁選舉,一旦執政聯盟內的慎重修憲聲音增強,安倍或有可能因為選舉而推遲修憲日程。
東京大學教授內山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安倍雖急于在年內發起修憲動議,但在時間較緊、討論不充分的情況下容易引發在野黨批判其“強行修憲”。
內山融認為,不論何時發起修憲動議,安倍政權都將面對重重風險和阻力。一方面,明年4月天皇將退位,在此之前發起修憲動議可能存在引發政治混亂的風險;另一方面,明年夏季參議院選舉之后,修憲勢力可能無法保證繼續占據國會三分之二以上席位,修憲難度將會增加。
對華言行不一
分析人士注意到,安倍在此次演說中表達了改善對華關系的意愿。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他已在多個公開場合表達過這樣的意愿。
安倍在演說中提到,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希望在經濟、文化、旅游和體育等各個領域大力促進兩國國民交流,加強兩國高層往來,推動兩國關系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安倍表示,愿與中國加強合作以應對亞洲不斷增長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此前,他曾在其他場合表示,可以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相關個案合作進行商討。
安倍在演說中還拿朝鮮問題做文章,稱日本正面臨戰后最嚴峻的安保形勢,將強化防衛能力及日美同盟的遏制力。
外務大臣河野太郎也在當天的外交政策演說中提出,新的一年里,日本除進一步強化日美同盟外,還將強化與美國、韓國、澳大利亞以及印度等戰略利益一致國家的合作框架,并將加強與英國、法國等歐洲主要國家的戰略對話,推進同盟國、友好國網絡構建。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日本拉攏周邊國家以及英澳等“準同盟國”強化安保合作以牽制中國的動作十分明顯。
日本福井縣立大學名譽教授凌星光認為,日本經濟界要求改善對華關系的呼聲強烈,安倍今年再次競選自民黨總裁也需要積累政治資本,再考慮到當前的國際形勢,這些因素讓安倍認識到需要調整政策,努力改善對華關系。但凌星光同時指出,目前日本對華競爭、謀求兩國關系主導權的思想仍占主導地位。
日本杏林大學教授劉迪認為,日本外交正在向“中等國家”方向調整,重視同為“中等國家”的澳大利亞等國,認為加強與此類國家合作有利于增強日本在國際上的作用。劉迪說,日本開始承認中國政治穩定、技術革命的進步,但對中國參與國際秩序構建仍充滿疑慮。
孫崎享指出,安倍為了長期執政,在外交上需要追隨美國,今后中美關系如何發展仍是決定中日關系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纐纈厚表示,發展中日關系需要雙方敞開胸懷、在各個領域層級加深交流。兩國的相互理解對于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及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日本如不在各個方面拿出自主政策,采取全面改善關系的動作,恐怕難以在兩國間構建真正的信賴關系。
編輯:楊嵐
關鍵詞:修憲 安倍 日本 施政演說談修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