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專家議《國家寶藏》帶動文化收視熱
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馬海燕)每周日晚在央視三套播出的大型電視文博類節目《國家寶藏》受到此間學者關注。從2017年年初的《中國詩詞大會》到年末的《國家寶藏》帶動的收視熱,引發學界思考:除了詩詞、文物,還有哪些可以挖掘的文化寶藏可以通過雅俗共賞的方式火起來?
在北京大學舉行的“跨學科視閾下文化節目的創新傳播探討——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節目研討會”上,專家建議,建筑、書畫、民樂,也可借鑒類似的形式加以弘揚普及。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表示,這兩年電視文化類節目爆發,帶動詩詞熱、書信熱、文物熱。但文化類節目除了詩歌、書信、文物,還有大量未開采的處女地,如書畫、民族音樂、建筑等。廣播電視要做的不是搞學術研究,而是普及傳播,文化類節目下一步應向深度和廣度擴展。
《國家寶藏》開播六期,相關視頻播放量突破1.5億,豆瓣評分最高達到9.3分,主題曲《一眼千年》也成為各大榜單熱門曲目。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俞虹特別注意網上刷彈幕的年輕人,“這樣一個有歷史厚度的節目吸引了眾多年輕人,說明創新沒有天花板,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國家寶藏》總制片人呂逸濤也說,該節目播出后,九大博物館迎來參觀熱潮。每個博物館在播出后的人流量增加50%-60%。“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生中華家”等正能量的視頻彈幕,讓人們看到年輕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思考。
當下許多電視節目都主打明星牌。《國家寶藏》也不例外,推出的27件文物捆綁27組講故事的明星,明星之外還會帶來跟國寶相關的當下故事講述人。串場人物則是張國立。
“每一個明星與他要講述的文物不是隨意結合的,我們經過慎重考慮,這是讓國寶活起來的一部分。如演過《瑯琊榜》的劉濤是颯爽的女性,她守護的是河南婦好鸮尊。”《國家寶藏》總導演于蕾說。
中國有4800多家博物館,讓博物館展示的燦爛文明和老百姓的生活發生聯系,是節目的初衷。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中心主任楊念群說,歷史學有“公眾史學”的派別,就是如何把最專業、最晦澀、最學術的東西轉化成公眾能接受的形式。《國家寶藏》可看成是“公眾史學”的形式化探索之一。
“今天所說的國寶只是當時活動的器具或場所,那個活動才是根本的文明之所在。”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朱青生希望今天強調寶物時,更應該強調寶物背后的歷史。(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國家寶藏 文化 節目 文化收視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