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紫光閣地溝油”鬧劇后的嚴肅課題
近日,“紫光閣地溝油”一詞赫然出現在微博熱搜榜中,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原來,這是某明星的粉絲為了報復《紫光閣》官微對偶像的批評而購買的熱搜詞。眾所周知,《紫光閣》并非飯店而是一本權威期刊,粉絲們的知識空白鬧出了低級笑話。這場鬧劇,也揭開了微博營銷體系的“冰山一角”,媒體平臺明碼標價賣熱點,著實令人“細思恐極”。
媒體是人們認知社會的重要中介,熱搜詞則是很多人了解輿論場大事小情的索引。就拿微博來說,目前有3億多“月活用戶”,80%的用戶每月15天以上使用搜索獲取信息,“熱門搜索”的位置格外重要。而當熱搜成了買賣,則意味著資本的手在輕而易舉地操縱著輿論。一家營銷公司按小時給出了報價:上榜前10名需6萬元,前20名需5萬元。也就是說,人為制造一次熱點,方法不算太難,成本也不算太高。只要肯花錢,就可以決定網友們“看到什么”。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些“偽熱點”還可能深藏“禍心”。在這些所謂的“熱點事件”中,內容良莠不齊、魚目混珠,但用意都是精準的,那就是綁架眼球、影響輿論,甚至顛倒黑白、扭轉是非。倘若任由這些謠言惡語上榜傳播,會平白挑起多少事端,又會讓多少無辜者“躺槍”?就拿“紫光閣”來說,如果它真是一家飯店,被潑“地溝油”后又會如何?有統計稱,當代人平均每天大約要看150次手機,一天花費約5個小時。在這個人們每天關注最多的平臺上,卻充斥了大量被扭曲的信息,斷不能等閑視之。
但凡媒體平臺,都具備議程設置的功能。這個功能固然產生了可供賺錢的流量,但首先意味著責任與操守。身為社會公器,必須強化自律意識、把關意識,幫助受眾分清主次、厘清源流。競價排名導致的“魏則西式”悲劇殷鑒不遠,媒體平臺必須吸取血的教訓。另一方面,網絡平臺作為商業化運作的公司,必然有其商業屬性,完全指望其自律是不現實的,外部監管不能缺席不能乏力。既然買熱搜、炒熱點屬于商業行為,那就應當按照商業法律的相關規定予以細化處理。例如,具體到競價買熱點,到底應不應該納入廣告法,應該如何依法監管,對造謠者、傳謠者如何處罰,有關方面必須盡快給出答案。
“造謠一張嘴,真相跑斷腿”,弄虛作假的“偽熱點”才是這個社會中真正荼毒人心的“地溝油”。以嚴肅態度和嚴厲手段整治輿論環境,才能讓清風正氣充盈其間。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紫光閣地溝油 鬧劇 嚴肅 課題 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