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2018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新聞動態 新聞動態

推動文化科技融合 加強區域文化建設

2018年01月12日 13:22 | 作者:位林惠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12電(記者 位林惠)“文化科技融合所蘊含的思想、理念、知識、制度等要素形成的新發展動力,是海淀最具特色和標志性意義、最有潛力可挖的比較優勢,是構成海淀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1月10日上午,海淀區人民政府區長戴彬彬在海淀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強調讓文化軟實力成為海淀區域創新發展的硬支撐。

“過去一年,海淀區GDP總值達5800億元,約等于一個西部省份的年生產總值。”10日下午,海淀區政協委員、區新聞中心主任王言敏在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分組會議上如是說。“海淀區經濟實力在全市16區居首位,科技實力在全市遙遙領先,對本區的支撐作用超過半壁江山。”然而,文化資源整合不夠,顯性文化標志不突出成為區域文化建設所需考慮的難題。

_V5A3080_副本

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開幕現場 王洪澤/攝

難題:豐厚的文化資源未得到有效整合

海淀區高校、科研院所林立,聚集了一大批知識分子,深厚的學風構成了海淀區內斂、睿智的區域文化特性,與朝陽區時尚多元的文化特性形成鮮明對比。“海淀自1952年立區時就定位為文教大區,建區之時就把包括中國科學院在內的八大學院集中起來,由此奠定海淀文化大區的基礎。”王言敏委員從歷史角度談及海淀區應加強文化建設的緣由,與此同時,他也指出,海淀區雖為文化大區,但文化認同感較低,區域內顯性文化標志較少,未形成標志性的文化品牌與文化標識。

除了濃厚的學術氛圍,海淀區還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隨著科技園區的推進,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或是被埋沒,或是永遠的消失。“青龍橋鎮、海淀鎮、清河鎮這歷史三大鎮,自明朝開始就有,自從搞科學城后就消失了。”王鋒委員遺憾的說到。

海淀區政協委員、中影集團董事長焦宏奮同樣感到惋惜:“海淀區文化底蘊深厚,聚集了一大批影視人才,北影廠、八一廠、中影集團、中央電視臺總部、北京電影學院等全部坐落于此,文化基礎很好,但卻沒有整合優勢資源,發揮我們的資源優勢”。

微信圖片_20180112121145_副本

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分組討論現場 位林惠/攝

破題:文化科技雙輪驅動,多維度加強文化建設

文化建設是一個持久性工程,也是一個多元立體的工程,海淀區所提出的“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理念是立足文化科技資源稟賦基礎上的新方位、新動力、新形態指導綱領。推進海淀區文化建設,可結合自身科技優勢,從文化宣傳、文化品位打造與文化傳承等方面著手。

文化宣傳方面,科普作為連接科技和文化的橋梁,一直發揮獨特作用,大力發展科普事業既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需要,也是加強科學教育,增加文化自信的需要。為此,冼海珍委員建議,提高科技博物館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建設,降低群眾踏入科技館的門檻。同時增加中關村科學城科普品牌,建立科普平臺,在軟硬件的投入中實現科普宣傳。

微信圖片_20180112121136_副本

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分組討論現場 位林惠/攝

與朝陽區多元、開放、包容的文化品位相比,海淀區在文化品位打造上需要更加注重強調自身的人文內涵。孫孝材委員表示,與打造中關村創業大街一樣,可打造中關村文化藝術一條街,形成具有國際文化符號的雕塑群,從而形成含有標志性意義的“中關村圖騰”。焦宏奮委員說:“海淀區文藝團體較多,整合有效資源,在音樂廳、圖書館、高校禮堂等地做文藝演出,從而提高區域人文氣息。”

曾被稱為“文化之海,藝術之淀”的海淀區作為歷史文化的傳承區擁有許多歷史文化記憶,對此,王鋒委員建議,按照此次首都整體規劃,保護利用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和大運河文化帶,實現歷史文化傳承。王麗娟委員進一步提出,鑒于海淀區擁有區級非遺項目113項,建議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做非遺路線,做好海淀區的非遺保護與傳承。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文化 科技 海淀 政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