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鄉鎮始終是他的“陣地”——追記倒在扶貧一線的寧夏回族干部李進禎
新華社銀川1月4日電題:鄉鎮始終是他的“陣地”——追記倒在扶貧一線的寧夏回族干部李進禎
新華社記者何晨陽、楊澤
2017年10月25日,52歲的寧夏回族干部李進禎因心肌梗塞不幸殉職倒在了扶貧一線,2000余名干部群眾自發為其送行,為他的離去失聲痛哭。“好兄弟”“好大哥”……不少鄉親以家人般的稱呼替代了“李進禎”的名字。
“辦公室的燈第一個亮起,最后一個熄滅”
李進禎是寧夏吳忠市同心縣興隆鄉干部,1988年,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海原縣關橋鄉從事財務工作,2006年7月調到同心縣興隆鄉擔任財政所所長兼民生保障中心主任。參加工作以來,鄉鎮始終是他的“陣地”。
同心縣是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核心區之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三區疊加。在與李進禎共事10年的丁海濤看來,李進禎雖是所長,但更像個“跑腿兒”的辦事員——產業扶貧、征地補償、退耕還林、危房改造等二三十項涉農資金的核實、審查、兌付都要經他手。
“他沒有周末也沒有節假日。”丁海濤掩面而泣,“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他總是加班加點,從來沒倒過苦水。”
興隆鄉政府門衛羅正俊告訴記者,李進禎辦公室的燈基本上是第一個亮起,最后一個熄滅。“他總是說扶貧工作任務多、鄉上人手又緊張,趕著干才能趕上步數,國家發給老百姓的每一分錢都得及時發下去,咱得負好這個責。”羅正俊回憶道。
“他常說選擇職業就像結婚一樣,既然選定了做公務員就要一心一意為群眾做事,鄉政府不少年輕人都以他為榜樣。”在興隆鄉工作的西部計劃志愿者馬春香哽咽著說,李所長去世,同事們猶如失去了親人。
“總是站在群眾的角度想問題”
“老李寧愿自己多跑一陣路,也不讓百姓多等一分鐘,在群眾拆遷款、扶貧資金等支付上,他常攥著票據到工地上找領導簽字履行手續,老百姓夸他官做得明白、公道。”興隆鄉李堡村村支部書記李小軍回憶說,一次李進禎到村委會走訪,看到傷殘村民李長青在兒媳攙扶下挪向村委會二樓,他二話沒說背起老人上了樓。
“在鄉里口碑好,去鄉政府辦事的人基本都喝過他的茶,聽說他去世了,僅我們村就有40多人自發前往送別。”興隆鄉新生村貧困戶馬俊說。
前些年,馬俊胡吃亂逛,日子過得一塌糊涂,2015年李進禎與他結起了“幫扶親”。頭一年,貸款買牛、賒購草料、防疫接種,李進禎事事掛在心上,一年下來就幫他掙了1萬元。2017年3月的一天,承載著馬俊家脫貧希望的牛夜里突然發病,有些慌亂的馬俊只好撥通李進禎的手機,20多分鐘后,李進禎便駕車帶著獸醫趕來。“他一來就幫著抓病牛,手上腳上全是牛糞。”馬俊說,幾個人忙活到凌晨兩點多,天一亮,李所長又打來電話詢問情況。
這兩年,李進禎給貧困戶田志富擔保,前后“跑”來30萬元貸款養牛,讓他家拆掉土坯房蓋起了磚瓦房;在李進禎幫助下,貧困戶田玉寶2017年9月蓋起新牛棚,養殖規模擴大到70余頭……
丁海濤依然記得,2017年8月的一天晚上,他倆在新生村走訪完貧困戶返程途中,駕車剛繞過路中間一塊大石頭,李進禎就要求靠邊停車。他下車把大石頭挪出馬路,上車后說,不少村民的摩托車沒燈,要是撞上,肯定出車禍。“他總是站在群眾的角度想問題。”丁海濤說。
“人要修德,不能占便宜”
李進禎任興隆鄉財政所所長多年,在外人看來他手握“大權”——涉及興隆鄉1萬多人的扶貧等多項資金都由他經手。同心縣財政局國庫總預算會計楊少奇說:“每年給興隆鄉撥付的資金,年底對賬,他從沒出過一分錢的差錯。”
“李所長每年經手的財政資金超過3000萬元,可他沒卡過一分錢,我們也進行過專門審計,沒出過任何問題。”興隆鄉黨委書記馬海軍說。
李進禎的辦公室擺了兩個單人沙發,其中一個坐墊凹成了坑。“群眾喜歡來這坐坐,時間長了皮子開裂坐墊凹陷,他就取來一厚沓舊報紙墊上。”丁海濤說,沙發坐墊越陷越深,20厘米厚的報紙都撐不平,但李進禎一直將就著用了五六年。別人勸他換個新的,他卻說:“能坐就行了,如果我帶頭,大家都跟著買,那得花國家不少錢。”
在興隆鄉鄉長王建云眼里,李進禎家境可謂清貧。“他父母走得早,兄弟的婚事全靠他張羅。妻子王學紅是中學教師,孩子還在讀書。”王建云說,當地裝修流行貼壁紙、搞吊頂,而李進禎家只刷白了墻。
“他不是只會工作的‘機器’,生活中他操心、顧家。”王學紅哽咽著說,“他常跟我說,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人要修德,不能占便宜。”
吳忠市委常委、同心縣委書記馬洪海說,參加工作29年來,李進禎始終堅守在基層一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特別是在脫貧攻堅推進過程中,他經常加班確保每一筆扶貧資金精準撥付到位,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追記 扶貧一線 李進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