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人物志人物志
宋湘:被兩位皇帝賞識的“才子”
宋湘(1757—1826),字煥襄,號芷灣,嘉應州上半圖堡白渡前村(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白渡創賦鄉象湖村)人。宋湘幼年生性頑皮好動,進學讀書經常逃學,但由于天賦高學業亦有長進。雖早以“才子”知名,但經8次縣試才考上秀才。
乾隆五十七年(1792)宋湘37歲,在廣東鄉試中榮登榜首,成為解元(第一名舉人),在進京會試卻接連下第,備嘗生活的酸辛。嘉慶四年(1799)宋湘44歲,終于得中二甲第11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嘉慶六年(1801)春天,應惠州知府伊秉綬之邀任惠州豐湖書院院長,期間寫成《豐湖漫草》《豐湖續草》兩本詩集。他常與伊秉綬召集生員同堂講論至深夜。嘉慶八年至九年(1803—1804)宋湘出任廣州粵秀書院院長,嘉慶十年(1805)宋湘返京授翰林院編修,過了九載“優游燕臺”的生活。
宋湘詩書俱佳,《清史稿》中有“嶺南之詩,為宋湘巨”之說,清《國史》曾評出清代的120名書畫家,宋湘亦身居其一。梅州人黃偉經主編的《客家名人錄》和《詩人微略》《清朝書畫家筆錄》對其書法都有記載。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大教授陳永正,在其編著的《嶺南書法史》中,推崇宋湘為嶺南清中葉四大書家之一。
行書 七言詩
宋湘擅長正、隸、行、草等書體,除了善用毛筆之外,還能隨意用竹葉、蔗渣、掃把等作筆而不失其妙。故丘逢甲有詩贊他:“伯牙臺上記留題,更寫西湖五別詩。竹葉蔗渣俱妙筆,米顛書法杜陵詩。”(編者注:宋湘曾于湖北漢陽以竹葉作《伯牙琴臺題壁》)
宋湘的書法章法磊落,筆致瀟灑,留給后人的墨寶也很多。梅縣檔案館和博物館分別收藏有他的殿試考卷(復制本)、“山惟鎮靜生群物,海以宏深納大川”行書對聯,廣州有“粵海關”匾額,惠州有“豐湖書院”匾額和“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對聯及用蔗渣代筆寫的《湖上五別詩》,昆明筇竹寺有用草刷蘸紫土寫的“玉案山”匾額和“護門帷遣白云,聽鐘聲何處;依杖卻分青靄,話竹色當年”對聯等。
行書自書詩
宋湘詩作甚豐,其詩俊爽、沉穩,自成一家,藝術風格獨特。《清史列傳》:“粵詩自黎簡、馮敏昌后,推湘為巨擘。”詩作有《不易居齋集》等。1998年,梅縣詩社以梅縣劍英圖書館所藏宋時亮簽署的《紅杏山房詩鈔》為底本,增補宋湘部分佚詩、書法墨跡、對聯等,編成《紅杏山房集》一卷,期望廣為流傳,以彰先賢。
宋湘作品總集《紅杏山房集》,包括《不易居齋集》《豐湖漫草》《豐湖續草》《燕臺剩瀋》《南行草》《紅杏山房試詩、試貼詩》《詞館賦鈔》以及在滇所作的《滇蹄集》三卷《漢書摘詠》《后漢書摘詠》等共十種,于道光四年付刻刊行。
行書《過香積寺》
宋湘才華出眾,為清代兩朝皇帝所賞識。傳說乾隆登基55年時,適逢80大壽時在八月壽誕之日文武百官爭相送禮,乾隆對那些壽禮不屑一顧。他有意考考部下便宣布:“朕有一上聯,對得上的賜御酒三杯。朕的上聯是:“八千歲春,八千歲秋,圣誕春秋,歲應八旬八月。”上聯一出眾官默然無言以對。乾隆皇帝大失所望,忽見一人趨前俯伏金階稟道:“微臣不自量力,愿試試應對。”隨即口占下聯:“五數位天,五數位地,太平天地,祥開五十五年。”此正是在京備考的舉人、后來的廣東第一才子宋湘。乾隆皇帝大喜當即賜御酒三杯。
宋湘在翰林院供職期間適逢嘉慶皇帝上壽,滿朝文武苦于不得適當頌辭急得團團轉,幸宋湘解圍。他寫道:“順穆康寧,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慶萬年”,橫匾書“上大人”。此聯把滿清皇帝號貫串起來配置得體平仄協調。皇上看了大加贊賞,敕封他為“廣東第一才子”。嘉慶十七年(1812)大考,宋湘作《帝京賦》賦辭兼美,但因兩用“酒”字被抑置二等,遂于嘉慶十八年(1813)58歲時離京出任云南曲靖知府。
宋湘于嘉慶六年(1801)應惠州知府伊秉綬之邀任惠州豐湖書院院長,在惠州生活了兩年,他對惠州西湖的湖光山色和風土人情十分熱愛,經常游覽西湖景點,訪問惠州民眾,將所見所聞寫成詩歌。
惠州西湖,世稱“小西湖”,蘇東坡和王朝云曾在此暫寄。宋湘暫寄西湖之畔,在月白風清之中讀書教書,寫詩揮毫,一派安寧灑脫。書院清寂,蟲鳴鳥啼,花氣濃重,偶爾幾闕琴聲掠過,自是清韻天成。走出書院大門,就可看見大片湖水,蘆葦叢中有白鷺翩飛,漁船穿行而過,送來棹歌陣陣。宋湘在湖邊寫下《湖居十首》《湖居后十首》,皆有朗朗上口的民歌情致。宋湘游覽永福寺,寺僧慕他才華,向他索取墨寶,他欣然命筆,寫下《永福寺》;他散步于黃塘村,見炊煙初上,牧童回家,便用詩句繪出一幅惠州農家樂圖:“桐葉榕葉碧相映,竹雞水雞春共聲。貪看黃牛騎水過,不覺遠寺鐘齊鳴。”
綜觀宋湘一生,集大詩人、詩論家、書法家、教育家于一身。尤其是他在文化藝術方面取得的成就,對當時和后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編輯:楊嵐
關鍵詞:宋湘 宋 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