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鄧亞萍:“體育公益從未間斷過”
在中國,鄧亞萍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14年運動生涯,18個世界冠軍,她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鼓舞了無數人的“冠軍夢”。退役后進入高校深造,無論從政還是經商,公益事業一直是她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體育星球”讓夢想綻放
可還記得童年時那片草地?初春的暖陽下,和小伙伴們追逐著足球揮汗如雨。或許這些已成為塵封的記憶,而在我國很多貧困地區的鄉村學校,籃球、排球等體育運動至今尚未普及。擁有200個孩子的學校,只有一個籃球,還是漏氣的。破舊的籃球架豎立在操場上,成了日曬雨淋的擺設。
體育器材的缺失,不僅讓孩子們無法接受正規的體育教育,更讓一些“懷揣體育夢想、具備一定運動天賦”的孩子失去了施展才華、扭轉命運的機會。
今年8月,鄧亞萍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一同助力“鄉村孩子的體育夢”這一“超仁媽媽”公益項目,希望借助體育的力量點亮孩子們的人生。鄧亞萍相信:“體育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因為有愛,所以無所畏懼。”
后續發展有賴于一個良好的開端。3個月后,讓夢想綻放———“體育星球”公益計劃在山東日照啟動,攜手眾多體育界知名人士和愛心企業,協調社會資源,廣泛募集捐款,積極尋找有熱情、有天賦的孩子,幫助他們實現體育夢想。
作為“超仁媽媽”宣傳大使及“體育星球”公益計劃聯合發起人,鄧亞萍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工作人員走訪了當地4所學校,為懷有體育夢想的貧困學生送去體育扶助金和體育用品。紅衣黑褲的她笑容滿面,被同學們的熱情以及對體育的熱愛深深感動,“雖說這一公益計劃才剛開始,但孩子們的言行更加堅定了我為心懷體育夢的青少年助力的信心!”
“因為個子不高,當年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我,我一直是在‘逆境’下前進的。即使連續8年排名世界第一,期間也從不松懈。”在黃海高中新建成的體育館,鄧亞萍感慨萬千地說,是“堅持”鑄就了自己的夢想。所有不平凡的成就,都是在夢想的激勵下,靠著勤奮、刻苦與永不放棄的精神,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堅持你的夢想,不放棄追逐,每個人的未來都能發光。”
如同當年張燮林指導力排眾議讓鄧亞萍進入國家隊,給了她人生最重要的“機遇”,從此改變了一生,面對生活貧困卻體育天賦卓越的孩子,鄧亞萍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他們的“伯樂”,未來還將爭取更多社會力量,幫助有體育夢想和天賦的孩子達成所愿。
在她看來,體育與公益有著天然的聯系,都在不斷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體育帶給孩子們快樂,也傳遞給他們信心與力量。
特殊經歷成就關愛之心
從女運動員到女博士,到官場女性,再到職場女性,這位曾經的“乒乓女皇”每一步轉型都異常艱辛,因為條件,也因為偏見。
“剛剛走上乒乓球道路的時候,先天身體素質不盡如人意,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難,有人覺得我個子矮,不會出成績,甚至投來異樣的眼光。”鄧亞萍感謝爸爸媽媽一直堅定不移地支持她,即便是10歲那年由于身材矮小,落選了河南省乒乓球隊。當時家里經濟情況十分窘迫,但父母依然盡己所能為其提供學習機會和環境,“后來進了國家隊,教練和隊友給了我信心和支持。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因一顆感恩之心,有了愛的傳遞。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鄧亞萍奪得了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奧運冠軍。回到家鄉,她向河南省“希望工程”捐款5萬元,使得當地數百名失學兒童重返課堂,也成為中國奧運健兒捐助社會公益事業的第一人;1996年,她從亞特蘭大奧運會冠軍獎金中拿出5萬元,捐給山西省繁峙縣建立一所“希望小學”;和隊友共同資助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失學兒童,發動中國乒乓球隊向佤族兒童捐贈“希望書庫”……
作為一名體育人,鄧亞萍的敢闖敢拼激勵了不少懷夢的心;作為一個社會人,她是全國為希望工程等慈善機構捐款最多的運動員之一,圓了無數失學兒童的求知夢。
退役后,鄧亞萍參與了世界勞倫斯組織。在這里,她需要為不同大洲的乒乓球運動員和教練員提供更高水平的指導,還要到不同的地方幫助傷殘人士或貧困兒童,用體育作媒介,幫助他們戰勝恐懼和憂傷。這些賽場之外的體育工作,讓她深切感受到曼德拉所說的“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2005年,鄧亞萍出資發起了國內第一家體育類慈善基金,即中華慈善總會十佳冠軍基金。“蒲公英計劃”是該基金啟動的第一個慈善計劃,首批資助項目是向北京朝陽區一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學校捐贈一批體育器材。
“第一次走進那所學校,眼前所見讓心里挺震撼的。那里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是農民工,他們因此感到自卑,覺得自己同其他孩子不一樣,繼而在行為上表現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舉動。”自此心中多了份牽掛。一有時間,鄧亞萍就會來到這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學校,教孩子們打乒乓球,在聊天中給他們講自己的故事,鼓勵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體育是給人們帶來快樂的,我希望向孩子們傳遞一種信心和信號———只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夢想,即使條件艱苦,一樣可以通過努力獲得成功。”這些年,鄧亞萍心中的“體育夢”從不曾停止。找到那些和自己一樣懷有體育夢的孩子,用快樂、堅強、自信的精神,幫助他們更好成長,這也正是發起“體育星球”公益計劃的初衷。
推動“持續的慈善公益”
“我不比別人聰明,運動員的生涯讓我學會了拼搏和堅持。優秀運動員要具備從領獎臺一下來,就一切歸零的素養。人需要做的是堅持,有時候一旦放棄,前面所做的努力都沒有了。就像打乒乓球,在關鍵球的時候就看誰能多堅持一下。”利落的短發、得體的妝容、職業的微笑,不再總是運動服加身的鄧亞萍一如既往的爽朗直率,更平添了成熟與干練。
2004年,由她牽頭成立的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委員會以“體育鼓舞人心,慈善回報社會”為己任,通過對“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獎”和“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委員會專項基金”等項目的運作、監控和管理,開展體育慈善事業,將募集到的資金用于幫助青少年、殘疾殘障人士及其他社會弱勢群體,先后啟動了針對農民工子女的“蒲公英計劃”、關愛殘疾和殘障青少年的“心靈之光計劃”,以及關注失足青少年的“攜手明天計劃”等全國性系列主題慈善活動。
“從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我從事什么工作,體育公益從未間斷過。”鄧亞萍說,任職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委員會主席,她日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動“持續的慈善公益”,目前已聚集了幾十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從事公益活動。雖然她已離開球場20年,但仍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帶動更多人參與到體育公益當中。
鄧亞萍很喜歡聊志愿者的事情。身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履職期間,還曾向大會提交了一份有關志愿者保障的提案,呼吁國家關懷志愿者隊伍,“北京奧運會后,人們對志愿服務的熱情日益高漲,參與面越來越寬,不僅年輕人在參與,中老年人也投身其中。志愿服務已經成為一種風尚。”
去年6月,鄧亞萍與俞敏洪聯手打造體育創業創新平臺,致力于幫助退役運動員轉型。時隔4個月后,經河南省政府批準,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資與鄧亞萍團隊共同發起“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該基金目標規模為50億元,首期規模5億元,將重點投資體育賽事、體育場館建設及運營、體育用品制造及銷售、體育培訓及運動康復等多個領域。
早在體育產業投資基金成立前,鄧亞萍已著手為體育產業鏈投資做準備,尤其是一些科技、文化、旅游、娛樂相關的交叉領域。她說:“體育的意義不僅是勇攀高峰,更在于給人們帶來健康和快樂。”這是她想做的,也自此開啟了后半生的一場博弈。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鄧亞萍 體育 公益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