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林明惠:校園貸的現實邏輯及其引導

2017年11月27日 15:36 | 作者:林明惠 | 來源:福建日報
分享到: 

作者: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林明惠

“校園貸”是指網貸機構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作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產物,網貸機構自產生后,紛紛在高校跑馬圈地。近幾年,不良網貸機構采取非法手段,誘導學生超前、過度消費,引發高利貸、騙貸等一系列惡性事件,給當事人及其家庭帶來嚴重傷害,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2017091021271733b2fdcc08e4244a

非理性消費理念產生的原因

校園貸折射出“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非理性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消費主義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種崇尚消費至上的社會思潮,其核心是“毫不猶豫地追求自身幸福”。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需要的滿足,而是在不斷追求被現代文化制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滿足。消費主義使人們為滿足享樂并非基本需求而無節制地消費各種商品和服務,淪為“物的奴隸”,陷于一種“欲購情結”之中,消解人們對理性、終極價值和生命本質的追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消費主義開始在我國傳播、蔓延,通過感性化的存在和傳播方式,滲入日常生活消費場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在消費主義的影響下,一些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及行為逐漸產生偏差、扭曲甚至異化,出現超前、透支、符號、奢侈、炫耀、攀比、沖動等非理性消費行為。

二是大眾傳媒的推波助瀾。大眾傳媒在傳遞各種生活、商品等信息的同時,潛移默化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消費方式。市場經濟條件下,部分大眾傳媒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通過生產大量的文化產品,創造“模擬環境”,建構消費意識形態,使商品具有更多的符號意義,激發大學生的消費欲望。例如,影視劇、廣告中明星們的消費習慣、生活方式及其使用的商品,被大眾傳媒賦予一種符號價值和象征意義,代表著品位、財富、美麗、成功、浪漫等。這對大學生形成較強的心理暗示,于是影視劇、廣告中的商品就成了大學生期待購買的對象。此外,大眾傳媒還通過“報道事實”“提供娛樂”的方式,宣傳“情侶旅游”“畢業旅游”等,提出新的消費概念和消費模式,鼓勵大學生“順其自然”地消費。

三是大學生特點與偏好的天然契合。“95后”大學生一出生面對的就是充滿豐富多樣商品的物質社會和無限消費可能的網絡空間,缺乏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傳統美德的體驗。他們好奇心強,追求時尚,喜歡標新立異,嘗試新鮮事物,消費欲望強烈,熱衷使用移動支付消費,希望被別人關注和認可。但他們獨立卻不自立,早熟卻不成熟,缺乏社會閱歷,容易受大眾傳媒、同輩群體以及不良社會思潮等影響。消費是大學生“自我表達”和“身份認同”的重要方式。現實中,家庭為主的經濟來源大都只能維持大學生基本的生活需求,無法滿足大學生被不斷刺激起來的消費欲望。這時,高額、便捷的校園貸,使大學生透支消費成為可能。

近幾年,校園貸“野蠻生長”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國家和省市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從2016年4月開始,銀監會、教育部等部門先后聯合出臺多項關于校園貸的政策,不斷加大校園貸監管整治力度。2017年6月,銀監會、教育部、人社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現階段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校園貸業務,逐步消化存量業務。但目前部分非法網貸機構依然存在,甚至出現“求職貸”“培訓貸”“創業貸”等新的形式。要徹底根治不良校園貸亂象,需要政府相關部門、高校、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防范、化解不良校園貸風險,發揮正規校園貸的作用,為大學生消費、創業、培訓等合理需求提供信貸服務,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

防范校園貸的風險

政府層面:要念好校園貸的“緊箍咒”。政府應建立高效的聯動機制,加強銀監會、教育、公安、工商、工信等部門之間的協作,聯合開展校園貸監管、整治工作。堅持疏堵結合,加大立法力度,明確網絡借貸的經營主體、準入條件、業務范圍等,嚴懲不良網貸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督促未經批準的網貸機構下線面向大學生的貸款產品,做好已發放校園貸的清退工作。加強對網貸機構涉及的欺詐、不實宣傳等行為的監管和處罰。鼓勵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開發適合大學生的校園貸產品,滿足大學生合理的消費需求。完善征信系統建設,將大學生網絡借貸納入征信體系,培養對網貸機構從業人員、大學生的信用、法律意識。加強對大眾傳媒的監管,把好消費報道的“輿論場”,營造風清氣正的消費環境。

高校層面:筑牢校園貸的“防火墻”。高校應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補足大學生精神之鈣,引導大學生抵制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社會思潮,辯證看待消費與幸福、消費與成才的關系,樹立正確的消費價值觀。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將消費知識、消費信用、消費法律、投資理財、網絡消費安全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等課程中,提高大學生的理性消費、信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通過新生入學教育、專題講座、道德講堂、主題班會等活動,引導大學生養成勤儉節約、量入為出的消費習慣。培樹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秀大學生典型,支持成立金融理財類大學生社團組織,發揮同伴教育的作用,使大學生認清校園貸可能隱含的“陷阱”,自覺與不良校園貸劃清界限。嚴格校園活動管理,及時清理校內網貸宣傳廣告,防止網貸機構通過招聘兼職、贊助活動等方式收集學生信息。開發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微漫畫、微視頻、微電影等消費相關網絡產品,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同步宣傳,倡導理性、綠色的消費行為和生活方式,營造健康的校園消費文化。

家庭層面:打好校園貸的“預防針”。家庭是大學生成長的重要場所,對大學生的價值理念、行為養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長應言傳身教、當好榜樣,不能過度溺愛孩子,引導大學生合理、適度消費,適當控制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消費情況,讓大學生參與家庭收入與消費分配,體驗獲得收入的艱辛和不易,培養大學生的感恩意識、誠信意識、理財意識、責任意識,遠離不良校園貸。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校園貸 大學生 貸款 消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