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中國電影年度票房首破500億 發展不平衡仍是痼疾
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張曦)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數據,截至11月20日,今年全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觀影人次達到14.48億,同比增長19%。其中,國產影片票房262億元,占比達到52.4%。在票房過億元的78部影片中,國產片有39部。
然而,在慶祝歡呼的同時,也需要更理智的思考,中國電影未來該如何發展?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宏森近期曾在發言里提到,我國電影銀幕總數目前已達4.9萬塊,居世界第一。
在硬件的有力支撐下,觀影逐漸成為民眾的娛樂方式之一。回顧這一年的票房,節節攀高,不斷刷新去年的成績。
誠然,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的開局并不理想,雖然在春節檔的拉動下,截至3月1日突破了100億元,但相比2016年晚了6天。
然而,僅僅用了2個月,截至5月6日,全國票房達到200億元,比2016年提前16天。隨后票房一路上漲。
7月28日《戰狼2》上映后,引發觀影熱潮,該片最終收獲累計票房55.8億元,為暑期檔貢獻了34% 票房,同時也增強了觀眾對國產片的信心。
截至11月20日,今年全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觀影人次達到14.48億,同比增長19%。
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上映的影片中,排行前五的分別是《戰狼2》、《速度與激情8》、《羞羞的鐵拳》、《功夫瑜伽》和《西游伏妖篇》,五部電影加起來總票房超過139億。其中僅有《速度與激情8》是進口大片,足見國產影片開始得到觀眾的認可。
“中國電影市場規模的擴大已經不再以影院建設、銀幕數增加為單一動力,觀眾對電影藝術水準和工業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影好不好看、口碑好不好對觀影決策越來越重要。”清華大學教授尹鴻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說。
由中國電影資料館聯合藝恩咨詢開展的“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顯示,2017年已結束的各個檔期中,觀眾滿意度均保持在80分以上,其中春節檔滿意度80.9分,春季檔滿意度81.9分,五一檔滿意度82分,暑期檔滿意度85.7分,國慶檔滿意度83.5分。
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時,發現不少民眾觀影的緣由發生了變化。來自成都的李小姐表示,最初會因為明星陣容選擇一部電影,“以前覺得明星多肯定好看,但現在看電影之前要去看看豆瓣的評分”。從事IT行業的楊先生則坦言,“現在選擇電影,更在意導演以前的作品,以及電影的劇本來源,如果是根據知名小說改編的,吸引力更大”。
“如果說過去我們要解決的是觀眾看不到電影的問題,今天要做的就是怎么讓觀眾看到更好的、自己想看的電影。”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賈磊磊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記者梳理發現,雖然票房高、銀幕數量多,但是排片依然備受爭議,一些小成本或文藝片難尋蹤跡。例如近期上映的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相親相愛》、《七十七天》等,排片比例都非常低。
香港導演王晶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采訪時提到,當下中國內地的電影市場與8、90年代的香港很像,文藝片的空間十分有限,他認為,在文藝片的名氣沒有建立起來之前,不一定非要走這條路,“我覺得是不智之舉”。
在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看來,年度票房首破500億的背后,應該多思考當下中國電影存在的問題。
“現在人民群眾對電影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比較突出,雖然我們有4.9萬塊銀幕,但主流商業院線同質化比較嚴重,要推進差異化的電影市場體系建設,要為不同類型、不同品種,尤其是中小成本電影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和空間。”
饒曙光提到,今年的國產電影里除開《戰狼2》,表現還是不盡如人意,“我們不僅需要爆款,還需要更高質量的作品,要加強對現實主義的創作,要講格調、講責任、講品位,只有提高電影原創力,才能提高生產力,從而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電影 發展不平衡 年度票房首破5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