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腫瘤可以被“餓死”?小心癌癥的6大誤區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患有癌癥,可是很多人對于癌癥的了解似乎并不是很清楚,甚至存在很大誤解,嚴重影響了癌癥的治療。
小心癌癥的6大誤區
究竟癌癥有哪些誤區呢?別急,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
常規體檢能及時發現癌癥
體檢結果可反映一定時間內的身體健康狀況,但血液的檢查結果經常發生變化,而影像檢查結果也有一定的“有效期”。
對一些高風險的人群,如家族中有多人患惡性腫瘤,常規體檢時間間隔要縮短,最好半年體檢一次,或針對這些危險因素進行特定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如常年吸煙、酗酒且家族中患有肺癌、肝癌的人,僅拍X光片、做B超不夠,最好加做螺旋CT或強化CT檢查。
常食大蒜、蔥頭、蘑菇不得癌
大蒜與蔥頭的確有良好的抗癌效果,愛吃大蒜與蔥頭的人,患大腸癌、卵巢癌與喉癌等癌癥的風險較低。在癌癥初起階段,堅持吃菇類蔬菜也有一定的抑癌作用。在各種癌癥術后,持續食用菇類有助于防止癌細胞轉移。但是,癌癥并不是單一因素引發的,經常吃大蒜、蔥頭和菇類等,對身體有益,但不一定保證不得癌癥。均衡膳食才是王道。
腫瘤可以被“餓死”
不少腫瘤病人擔心營養會促進腫瘤生長,因此不敢多“補”。更有甚者,希望通過饑餓去“餓死”腫瘤。但患者若沒有足夠的營養支撐,正常細胞就不能發揮生理功能,而腫瘤細胞仍然會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結果“餓死”的只能是病人而不是腫瘤細胞。而且,營養不良的人更易發生腫瘤,且并發癥更多、生活質量更低、生存時間更短。因此,對癌癥患者,營養支持應成為基本治療措施。
癌癥不可預防
許多人認為,癌癥防不勝防,不知生活中該注意哪些方面。
專家觀點:世界衛生組織提出,1/3惡性腫瘤可預防,1/3可治療,1/3可治愈,預防癌癥的主動權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里。美國癌癥研究學會指出,防癌最簡單方法是多吃果蔬,可減少20%患癌幾率,并建議民眾每日至少吃5份蔬果(1份約85克)、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保持標準體重、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戒煙限酒。只要堅守“預防重于治療”的第一道防線,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已知的癌癥危險因素,再加上定期篩檢的第二道防線,遠離癌癥并不難。
吃素者不易患癌
調查顯示,24%受訪者堅信素食者患癌風險低。
專家觀點:研究表明,經常吃大魚大肉的人患癌風險的確更高,而素食者天天吃果蔬,膳食纖維攝取充足,患大腸癌風險比正常人低。然而,長期吃素可能造成營養失衡。奧地利研究發現,素食者可能因動物性脂肪攝取太少而增加患癌風險,是愛吃肉的人的2~2.5倍。想要防癌,均衡飲食特別重要,一定不要偏食或挑食,盡量以天然食材為主,加工品以每周1~2次為限,且每天吃5份不同顏色的蔬果。
痣多易得皮膚癌
“多痣的人患癌風險高。”調查顯示,61%的中老年人相信這一觀點。
專家觀點:痣分為出生就有的原生痣和后天受環境、體質影響生成的痣。在青春期及女性孕期,痣可能會增加,中年時,痣的數量達到高峰。多數人身上的痣都屬于良性的黑色素痣,不必擔憂。如果痣出現色澤、大小、形狀等異常改變,應特別留意,可能表現為以下幾點特征:逐漸往外擴散,直徑大于0.6厘米;有脫皮、出血、分泌物等現象;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模糊;顏色改變,由咖啡色變成黑色或深藍色;一顆大痣旁邊長出許多小痣。
癌癥患者注意事項
癌癥患者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最好多加注意:
吃一些含有優質蛋白的食物
例如魚、瘦肉、家禽、堅果、種子、雞蛋,低脂肪豆制品和豆類等。”因為癌癥病人體內蛋白質代謝分解高,合成代謝功能降低營養處于入不敷出的負氮平衡狀態,故對蛋白質的需求要增加。一般每日攝入蛋白質應達到1.5克/每公斤體重,而且應以優質蛋白為主。
權衡酒精利弊
適量飲酒對心臟有好處,卻會增加癌癥危險,所以要聽取醫生建議”,少量飲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臟病人確實有好處,但對于癌癥病人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慢性飲酒,可以導致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不要吃過多維生素
如果沒有正常飲食,服一粒100%每日需要量的多種維生素補充劑或許有幫助。但在吃任何補充劑之前都要先和醫生談談”。由食物提供維生素是最佳的選擇,但如果不能或很少進食,適當補充是有好處的。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標準的多種維生素片中,存在幾種成分,特別是維生素B6、B12、葉酸、維生素D,它們是預防癌癥、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基本元素。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也并非多多益善,因為過量也會引起中毒。因此,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給予補充,最好請教醫生。
乳腺癌患者要適當保持大豆攝入量
每天可吃3份大豆食品,例如豆腐和豆奶等。但是為了避免出現大豆攝入量過高的情況,要適量吃些豆粉和補充劑等”。關于黃豆防癌的研究很多,常吃黃豆、豆腐可以明顯的減少直腸癌、結腸癌、乳腺癌等。有研究表明,黃豆中含量特別高的植物固醇、皂角苷和肌醇六磷酸酶,以及膳食纖維等,都可以起到抗癌的作用。為了避免吃得太多,也可適量吃些豆粉和補充劑,因為它們并非純豆粉,內加了一些賦形劑。
注意食物衛生
在食用、烹調和儲藏食物前一定要洗手;在處理生肉、魚、家禽和雞蛋時要特別小心。”俗話說:“病從口入”,一定要搞好飲食衛生,手中帶細菌是比較多的,一定要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在處理肉、魚等食物時,首先要辨別食物是否新鮮,而腐爛變質的東西尤其是霉變的食品是不能吃的,以免導致其他疾病和癌癥的發生。
編輯:趙彥
關鍵詞:腫瘤 被餓死 癌癥 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