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當爸媽變成“養生迷” 養生,你真的懂嗎?

2017年11月03日 09:31 | 作者:李紅梅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如今,富起來的人們追求健康長壽,熱衷養生之道。那么,什么才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怎樣才能做到科學養生?從今天起,我們推出“養生,你真的懂嗎?”專題報道,希望大家一起參與探討。

——編 者

保健品盯上老年人

老年人熱衷于吃保健品,反映了“銀發族”對醫藥產品及服務需求旺盛,而社會未能給老年群體提供足夠的醫學支持和養老服務

每天早上6點多,住在北京市朝陽區姚家園路的陸大媽準時到附近小公園,練練廣場舞,抖抖手腳,舒緩筋骨。吃完早餐,再去附近一家店坐按摩椅,老姐妹們每天在那里集合聊天。其中,養生是她們最愛聊的話題。

沒多久,陸大媽就從店里訂購了一臺按摩椅回家,價格幾萬元。女兒覺得太貴了,苦苦相勸,也沒能攔住陸大媽。后來陸大媽又陸續買了三七粉、帶中草藥包的按摩儀等,還讓女兒從網上買了一堆軟骨素、魚油、維生素片。睡覺前,要用草藥泡腳、綁腿、按摩。她平時最愛看的是本地電視臺一檔養生節目,看完之后就照著做。

陸大媽所住小區門口的店鋪有不少開講座的,她有空也會去聽,有時還會買一些養生水、養生雜糧等,堆滿了屋子。陸大媽參加過不少“免費”活動,比如去某保健品公司基地參觀、采摘等,每次都會買不少東西。

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超過2億,很多人熱衷養生講座,癡迷“養生秘方”,“中國式養生”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前段時間,媒體揭露的偽專家劉洪斌等,就是養生亂象的一個縮影。中國消費者協會總結了老年人十大消費陷阱案例,其中大多與保健品消費有關,老年人通過廣告、電視購物、專家推薦、養生講座等渠道,購買號稱能治好病的保健品、治療儀等,盼望治愈各類老年慢性病,結果事與愿違。

北京醫院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齊海梅接診過不少盲目養生的患者,其中一位的經歷讓她印象深刻。這位患者自身文化程度很高,患糖尿病多年,常年需要服用藥物控制病情,聽朋友介紹說有一種中藥保健品,吃了以后能治好糖尿病,不用吃西藥了,沒有副作用。于是,該患者買了很多盒這種保健品,開始吃起來,血糖確實也不高了。直到數年后發病,才知道自己得了肝癌。齊海梅檢驗該保健品成分,發現它不僅違規添加了西藥降糖成分,還有鐵成分,造成患者肝臟內鐵沉積,導致肝癌。

這樣的病例讓齊海梅十分痛心。每次接診,她都苦口婆心告訴患者,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治療疾病,不能盲目吃,要問醫生的意見。齊海梅發現,表面看,老年人熱衷于吃保健品,與保健品過度宣傳推廣、老年人醫學科普知識欠缺有關。從深層次看,反映了老年人對醫藥產品及服務需求旺盛,而社會未能給老年群體提供科學、易行、足夠的醫學支持和養老服務。

老年醫療供給有短板

老年醫療服務體系不能僅僅專注于疾病治療,還要著重于維護身體功能,提供連續性的照護服務,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避免“長壽但不健康”

齊海梅認為,根據不同健康狀況,老年大概分為幾個階段:一是健康老年階段,身體功能有些下降;其次是慢性病階段,往往多病共體;三是失能半失能階段,表現為自理生活能力欠缺,有些還可能發展成癡呆癥;最后是臨終關懷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功能下降,越來越多老年人患上慢性病。慢性病不可治愈,失能之后更加痛苦,即使是醫院用現代化手段也只能控制癥狀,不能根治。”齊海梅說。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余壽中有2/3時間處于帶病生存狀態,“長壽但不健康”,老年人兩周患病率是總人群的2.9倍,住院人數占總人群的1/3。隨著年齡的增加,即使未患病的老年人也會出現功能減退導致的失能與殘疾,需要綜合連續的醫療服務,來滿足他們從保健到診療再到護理康復的要求。

“每位老年人都期盼自己有一個幸福、健康、快樂的晚年,不僅老有所養,更能體面從容地老去。”齊海梅分析,醫療服務的重點是老年人,但現有的專科診療醫學服務模式,難以滿足老年人因身體衰老衰弱所需的綜合連續服務需求,包括從預防到治療、護理、康復的服務。需求和供給對接不上,老人普遍認為醫院醫生沒什么用,轉而尋找偏方,而保健品公司抓住老人的心理,乘虛而入,過度宣傳療效,引誘老人購買。

“現在國外醫療服務體系對老年人診療的關注重點,已經轉向功能維護,而不是解決疾病本身。”齊海梅認為,老年醫療服務體系不能僅僅專注于疾病治療,還要著重于維護身體功能,提供連續性的照護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疾控機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分工協作機制,對老年人進行健康分級管理,基層全科醫生團隊對老年人提供“包干到人”的簽約服務,把老年人的健康重點管理起來,加強指導;培養老年醫療、養生、保健、康復等“四位一體”人才,滿足老年人養生、保健、護理、康復的需求。

嚴防保健品宣傳越界

保健品的主要作用是維護生理基礎功能,如果盲目補充,反而增加身體負擔。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宣傳療效和夸大作用

中國人有信奉藥食同源的傳統,希望改善飲食來達到養生目的。但是,由于很多老年人對保健品認識不足,誤把保健品當成養生“法寶”。

“保健品過度宣傳推廣,夸大作用,亂象叢生,對老年人健康造成隱患,必須加強監管。”齊海梅說,保健品的作用主要是維護生理基礎功能,對那些不能正常飲食、運動的老人補充不足的維生素、蛋白、纖維、益生菌等,會有一些作用,促進抵抗力提高。如果盲目補充,反而增加身體負擔。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宣傳療效和夸大作用。比如,魚油就是不飽和脂肪酸,一般人正常吃飯時多吃魚就可以攝入,滿足身體需要,沒必要額外補充,魚油也沒那么多神奇作用。

齊海梅建議,完善相關法律,對不科學、有害、違規的商家進行清理,加強對保健品廣告的管理力度,同時增加保健品信息披露和正面科普,及時披露不符合要求和標準的保健品。

迷信養生偏方,是不是老年人群體出現心理問題?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員陳天勇認為,老年人注重養生是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正常需求,因而也容易成為保健品銷售的重點對象。他分析,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減退,對一些新異、復雜事物的分辨能力減弱。老年人的社會網絡退化,獲取養生知識的渠道比較單一,尤其缺乏獲取科學養生知識的渠道,愿意相信電視廣告等宣稱的療效。更重要的是,伴隨身體、心理、社會各方面功能的減退,老年人更需要親人關心和精神慰藉,但子女工作較忙,無暇顧及老人需求,而受過訓練的保健品推銷人員很熱情,懂得揣摩老年人心思,老年人愿意跟他們接觸,從而被誘導購買了大量保健品。

陳天勇建議,家庭支持仍然是我國老年人社會支持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家人應主動關心老年人的各種需求,幫助老年人獲取更多科學的養生知識。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媒體養生欄目的監管,媒體也要加強自律意識,杜絕虛假夸大宣傳,傳播權威健康知識,提高公眾健康素養。

延伸閱讀

老年人養生消費陷阱案例

網上看病有陷阱:商家不告知具體名稱和地址,每次都是通過快遞公司進行藥品、保健品和錢的交換,所收到的中藥均無處方、無說明書、不開據發票。

免費承諾藏陷阱:撥打商家電話,商家說他們有特效藥,一用就靈,無效退款。發現不管用后,卻再也聯系不上商家了。

虛假廣告設陷阱:廣告將產品說得天花亂墜,一字不提使用禁忌,收到貨發現心血管病人不適宜使用,商家不退貨、不接聽電話。

養生講座變陷阱:酒店舉辦健康講座,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自稱是北京某著名醫院退休的醫生親自把脈看病,并積極推銷某保健品,買了服用后頭暈,酒店說辦講座的人已經退房。

保健品和藥品混淆成陷阱:某小報赫然寫著:千年傳世秘方重見天日,最多三個周期,肯定康復。號稱對三高、腦病、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多種老年病都有療效。快遞公司把“藥”送來了,打開一看,其實是保健品。

(摘編自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03日 19 版)

編輯:趙彥

關鍵詞:老年人 養生 保健品 老年保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