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人工智能是隱私天敵嗎
人工智能的發展不能以犧牲隱私權為代價,收集要授權,使用有界限,存儲應保護,是人工智能時代兼顧高度智能化與隱私安全的重要原則
為保護隱私,人們發布照片或視頻時,會打上馬賽克覆蓋人臉關鍵敏感信息,但這種模糊處理的方法正面臨挑戰。不久前,美國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套機器學習算法,通過訓練,神經網絡可以識別圖像或視頻中隱藏的信息。讓人擔憂的是,研究人員用到的只是通用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方法,并非只有少數人才能掌握的“黑科技”。
研究人員不是為了窺探隱私而來,但這項研究向人們警示了人工智能時代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的風險。人類正加速走進人工智能時代。與互聯網相比,人工智能更需要數據的支撐??梢哉f,人工智能總體上由數據驅動,沒有數據,它無法進行配對訓練、識別、預測,也就不能理解人們的需求,人們也享受不到精準、智慧的服務。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被收集、被分析,信息泄露的風險隨之增加。
技術更新迭代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人們不能因隱私問題而因噎廢食,但人工智能的發展也不能以犧牲隱私權為代價。未來智慧生活中,高度智能化與高度隱私安全如何兼得,筆者認為,至少應當遵守三條原則,即收集要授權,使用有界限,存儲應保護。
人們有時必須把信息讓渡出去,才能享受到智能化的服務。從一定程度上說,人工智能時代人的“透明化”趨勢不可逆轉。但必須明確,任何機構或個人在收集、利用個人信息時,需先得到用戶授權。用戶有知情權和選擇權,即知道哪些信息被收集以及選擇是否讓渡。此外,所有信息應歸屬于用戶本人,諸如互聯網公司等商業機構只是“借用”,它們所擁有的應當是數據分析的結果,而不是其所有權和處置權。
即便獲得授權,信息收集方也不得濫用用戶賦予的數據。人們提交車輛位置信息,可能是為了獲得智慧交通出行服務,而不是受到門類繁多的車險產品騷擾;人們完善資料,填寫收入、職業信息,可能是為了完善信用體系,而不想接收來路不明的理財信息。信息收集有度,使用也應有邊界。而對于敏感的密碼、指紋、簽名字跡、人臉特征等身份認證信息,更應該有明晰的界限,除特定的情況并征得用戶授權外,用戶本人應絕對掌控,信息采集方也無權違規使用。
保護隱私,信息收集方也要承擔起保障數據安全的義務。不久前出臺的《網絡安全法》就明確提出了“誰收集、誰負責”的原則。數據已經成為優質資產,過去因為系統漏洞或防護能力不強等原因,一些知名互聯網公司都發生過黑客入侵,造成大量用戶隱私數據泄露的事故。這種現象不應再重演。
應當看到,人工智能并非隱私保護的天敵。利用得當,它還能成為保護隱私的利器。比如,基于行為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檢測出惡意軟件,通過機器學習還能及時檢測異常網絡流量行為,預警黑客入侵,從而提升網絡安全防御水平。
當然,搭好隱私保護的屏障,用戶也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如非必要,盡量不要在一些網站上提交個人信息;要訪問正規的網站,避免被釣魚網站騙取個人信息等。只有明確權責,各方協同,人們才能真正暢快無憂地享受人工智能的便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隱私 信息 收集 人們 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