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古代水利工程不能止于“申遺”

2017年10月13日 13:24 | 作者:張西流 | 來源:東方網
分享到: 

墨西哥時間10月10日上午10點左右,在墨西哥城召開的世界灌排委員會執行大會上,寧夏引黃古灌區、陜西漢中三堰、福建黃鞠灌溉工程3處古代水利工程被確認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并授牌。目前,我國陜西鄭國渠、四川東風堰等10處已成功申報,加上此次成功申報的3處,我國已有13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10月11日央視網)

繼寧夏引黃古灌區、陜西漢中三堰、福建黃鞠灌溉工程3處古代水利工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成功后,我國已有13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居世界前列。眾所周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其遴選標準較為嚴格,必須滿足建設年代在100年以上的灌排工程,在工程設計、建設技術等方面領先于其時代等。可見,對于我國現有13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既要進行有效保護,又要進行借鑒與傳承。

事實上,中國先賢們治水智慧,更是領先國外近千年。每到梅雨季節,全國各地大范圍持續強降雨天氣,使不少城市內澇嚴重,經濟損失巨大。而江西贛州卻“風景這邊獨好”,令人驚羨。贛州曾獲得“排水系統最佳城市”的美譽,得益于古人留下的“福壽溝”。北宋熙寧年間,知州劉彝按照分區排水的原則,建成兩個排水干道系統;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辦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因兩條溝的走向形似篆體的“福”、“壽”兩字,故名“福壽溝”。良好運行千年之久的“福壽溝”,護佑著贛州百姓的安危,同時也在提醒現代人,治水當因地制宜,有長遠規劃,不可盲目填堵。

縱觀歷史,大禹治水、李冰建都江堰、白居易治理西湖、劉彝規劃福壽溝等等,都是采取因勢利導、道法自然、宜疏不宜堵的理念,依照地理形勢統籌規劃,引導水流走向,以消弭水患。古人能在有限的技術條件下建起綿延千年的水利設施,其治水理念值得現代人反思。現代城市的人口數量、規模、復雜程度都遠超古代,而近些年來盛行的城市開發,都崇尚大拆大建、填湖削山,許多城市的內河道、湖泊水塘、地下水脈因此被填堵隔斷。一旦遇到暴雨災害,原有自然水道無法暢通運行,只能依賴于脆弱的現代排水系統,涌堵內澇每年都會發生。

可見,古代水利工程,不能止于“申遺”,均應成為現代城市排澇樣本。在城市建設中,不能只考慮經濟增長,還要兼顧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利用好自然水系,發揮湖泊河道的蓄水調節功能,減少人工的過度開發破壞。這樣才能趨利避害,造福市民。更重要的是,現代城市若想終結“逢暴必淹”困境,必須在城市排澇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進行檢討與反思,并創造性地建設城市排澇體系,使所有城市均成為“最不怕淹城市”或“排澇系統最佳城市”。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城市 古代 水利工程 灌溉工程 世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