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三代護鶴人執著的守望:女孩救鶴犧牲 親人堅持
原標題:三代護鶴人執著的守望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扎龍自然保護區,一家三代養鶴護鶴愛鶴,第一代將一生獻給丹頂鶴,第二代將生命獻給群鳥,第三代還將在這里見證扎龍的未來……
央視播出的“還看今朝”黑龍江:代代接力護生態。
9月22日,在央視播出的喜迎十九大特別節目“還看今朝(黑龍江篇)”中,有一個十幾分鐘的“黑龍江:代代接力護生態”的短片特別讓人動容。短片講述的是在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徐家三代養鶴人的故事。為了這里的丹頂鶴,徐家三代放棄了安逸的生活,風里來雨里去,與鶴相知相守。父母奉獻一生,兒女奉獻生命,第三代養鶴人毅然決然仍舊留在這一片熱土,續寫執著的夢想……正是有這樣的一群人,正是有這樣的養鶴護鶴人,正是有這樣的溫暖和熱愛,扎龍保護區才年復一年成為人鳥不舍的家園,那里是丹頂鶴自由飛翔的天地。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走過那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淚/為何陣陣風兒輕聲訴說……
這首歌名為《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上個世紀80年代被廣為傳唱。9月22日上午,這首歌的旋律在央視喜迎十九大特別節目《還看今朝(黑龍江篇)》中再度響起。歌詞中唱到的女孩叫徐秀娟,1981年,年僅17歲的她進入扎龍保護區,和她的父母一樣成為一名養鶴工。
第一代護鶴人徐鐵林夫婦。
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扎龍濕地,是亞洲第一大濕地,這里是丹頂鶴的王國。為了這里的鳥類,徐秀娟和弟弟徐建峰姐弟倆先后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父親第一代養鶴人徐鐵林,退休后仍對那些精靈般的丹頂鶴牽掛于心,徐建峰的女兒徐卓作為第三代養鶴人,又繼承父輩們的事業扎根濕地。一家三代養鶴人就在扎龍,守望著他們的綠色夢想……
那個深秋
女孩被候鳥帶走
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讓許多人知道了為救白天鵝而犧牲的中國第一位環保烈士徐秀娟,她將不滿23歲的青春年華,獻給了摯愛并為之獻出生命的養鶴事業。
第二代護鶴人徐秀娟。
徐秀娟,1964年出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扎龍滿族村的一個養鶴世家。父親徐鐵林和母親黃瑤珍是中國第一代養鶴人,黑龍江扎龍保護區在1975年籌建初期,辦公室就設在他們在扎龍的小土房里。鶴一直被視為他們的家庭成員,徐秀娟小時候經常幫著父母喂小鶴,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丹頂鶴。
1981年,年僅17歲的徐秀娟,因學校停辦而不得不放棄學業,選擇到剛成立不久的扎龍保護區工作。徐秀娟從進鶴場的第三天起,就能獨立圈養小鶴,識別鶴的編號、記住每只鶴的出生年月,飼養幼鶴的成活率達到100%,創造了奇跡。經過她馴化的小鶴,能隨她一起唱鳴,在她的帶動下跳舞、飛翔。徐秀娟還成功協助長春電影制片廠、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了電影《丹頂鶴的一家》、《飛來的仙鶴》。雖是臨時工,但她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很快就掌握了丹頂鶴、白枕鶴、蓑羽鶴的飼養、放牧、繁殖、孵化、育雛等技術,成為我國第一位養鶴姑娘,1983年登上了《婦女之友》雜志的封面。
1985年3月,因得到東北林業大學兩位教授舉薦,徐秀娟自費進入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進修。由于家境貧困,她的學習生活靠咸菜就饅頭仍難以為繼,期間不得不四次靠賣血維持學業。從小熱愛學習的她勤奮刻苦,用一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兩年的課程,10門主課考試成績全部為優。
1986年5月,還未畢業的徐秀娟就被邀請到剛籌建的江蘇鹽城灘涂珍禽自然保護區創業。南下時,她將3枚鶴蛋從幾千公里之外的內蒙古輾轉3天3夜運到尚未通火車的丹頂鶴越冬地鹽城,沒有先進的裝備只靠一個人造革包、一個暖水袋、半斤脫脂棉、一個體溫計,靠自己身體的溫度和強烈的責任心保護著3枚鶴蛋!在鹽城一個廢棄的軍用小崗樓里,她又憑借頑強的意志力和強烈的責任感,運用以往的養鶴經驗和學到的科學知識,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將這3枚鶴蛋孵化成功,小雛鶴破殼出生、飼養成活、半散放飼養成功,出生后的第83天展翅飛上了鹽城的天空。
采訪中,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楊文波告訴記者,在1986年召開的第三屆國際鶴類保護會議上,徐秀娟撰寫的論文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贊揚。
徐秀娟把年輕的生命留在了那片蘆葦坡。
1987年9月16日晚,心力交瘁的她為尋找兩只心愛的白天鵝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30年過去了,徐秀娟仍然活在那首描述她凄美故事的歌里。她的生命在以另外一種方式繼續。而對于徐家人來說,30年來他們封閉、隔絕在與任何有著徐秀娟印跡的世界之外,他們不看任何有關她的文字報道,甚至不敢聽那首專門為徐秀娟寫的歌。30年之后,其實她生前用過的東西一樣沒少,只不過都深藏在家里某個安靜的角落。
在電視節目中看到徐秀娟的老父親徐鐵林,至今提起女兒仍然是老淚縱橫。本來老兩口退休之后可以到城里去住,可是他們依然選擇住在扎龍的老房子里。原因很簡單——這里可以看到鶴。徐鐵林說,4個孩子,他幾乎哪個都沒有抱過,反倒是養鶴,天天把鶴抱在懷里。所以有時候他就想,再抱抱鶴吧,這就像是抱到了自己的孩子。看著一只只鶴飛到天上去,他也仿佛看到了天上的女兒,看到了那個被候鳥帶走的女孩……
他走了,離開了自己一直牽掛的丹頂鶴
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1966年6月出生,1984年11月參加工作。原任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鶴類馴養繁育中心副主任、工程師。徐建峰最佩服的人就是姐姐徐秀娟,正因受姐姐熏陶,徐建峰于1997年從齊齊哈爾市建華廠調入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像父親和姐姐一樣,當起了養鶴人,從事飼養繁育及野外救護監測工作。
第二代護鶴人徐建峰(右)。
徐建峰2006年至2012年救護各種珍禽上百只,無論在多么艱苦的條件下,他都會帶領救護小組努力完成任務。在疫病防控高危期,他曾7天7夜守在工作崗位上,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在丹頂鶴繁殖季節,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帶領同事徒步穿行扎龍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地帶,用GPS定位丹頂鶴的巢區。在濕地中跋涉十分勞累和艱苦,有數不盡的蚊蟲叮咬,酷熱難耐,有時甚至冒著生命危險。
據楊文波介紹,徐建峰還積極開展丹頂鶴野外散養籠養繁殖的研究。自2008年以來,丹頂鶴繁育和育雛成活率創建區以來最高,育雛成活率達90%以上,逐年呈上升趨勢,徐建峰為野化丹頂鶴建立穩定的散養繁殖丹頂鶴種群做出了貢獻。徐建峰因出色的工作成績和高度的敬業精神受到扎龍保護區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普遍贊譽,曾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多次獲得齊齊哈爾市政府嘉獎,2012年徐建峰榮獲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先進個人,2013年被齊齊哈爾市授予市勞動模范、獲記三等功獎勵。
為了鶴,徐建峰可以不顧一切。2014年4月18日早上,徐建峰像以往一樣趟水約2公里進入扎龍濕地腹地觀察散養丹頂鶴的繁育情況。當天中午徐建峰發現一只散養丹頂鶴的鶴雛和一枚鶴卵,為了確保鶴雛的成活,他在濕地里工作了1天。19日早上,徐建峰不放心鶴雛和鶴卵,又回到濕地里進行看護,在確保散養丹頂鶴鶴雛和鶴卵安然無恙后,返回保護區,途中他由于連日疲勞致使摩托車失控掉入路基下的水溝內,不幸殉職。徐建峰離開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和他牽掛的丹頂鶴,但他留下的是保護濕地、保護鶴類的執著精神。
她來了,續寫一個與丹頂鶴共舞的真實故事
徐卓,是徐建峰的女兒,出生于1993年,畢業于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所學專業為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現工作于扎龍保護區鶴類監測中心,負責陸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和鳥類資源監測。
第三代護鶴人徐卓。
在父親徐建峰因公殉職后,徐卓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了幾本工作日記,上面記錄了從1997年以來父親所有的工作:丹頂鶴飼養、繁育、防疫、救治等都在其中,只要是他遇到的,都會記下來,從未間斷。可是這些日記卻在2014年4月18日那天戛然而止了,徐卓看到父親這些日記突然萌發了一個心愿:她想讓這些工作日記繼續寫下去,她想完成她父親未竟的事業,這樣就好像父親一直在她身邊從未離開一樣。
2012年在東北農業大學植物學專業完成一年學業后,徐卓萌生了轉學到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管理專業的念頭,并在多方努力下完成了轉學工作。2015年9月,徐卓放棄學校保送讀研究生的機會,選擇接過先輩手中的接力棒,回到扎龍守護丹頂鶴,守護這片濕地。
徐卓與丹頂鶴。
徐卓先在繁育中心小鶴組實習,她每天第一個到鶴舍打掃鶴糞,工作的第一個月,就憑借大學里學到的知識,救活了一只因顱內出血而奄奄一息的小鶴。那只小鶴意外撞到頂棚造成顱內出血而昏迷,表現為休克和眼底出血。徐卓和單位獸醫師張顯光判斷為顱內壓高而并非血壓高,需要進行甘露醇輸液。此時小鶴已經大小便失禁,徐卓沒有一絲嫌棄抱起小鶴安撫它固定它并為它輸液,隨后徐卓用冰枕給受傷小鶴進行頭部冷敷減輕其顱內出血程度。最后編號為614的小鶴在徐卓的精心照顧下成功恢復,健康回歸鶴群。
嚴寒天氣里,徐卓與男同事一起穿過大水衩,在尚未完全解凍的沼澤地里進行鳥類調查,經常一泡就是一天,往往調查結束后下半身凍得都沒有知覺;炎炎夏日里,徐卓也會不顧地面攝氏四十余度的高溫,身穿厚重的工作服在烈日下作業,配合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課題,進行氮的排放及固定的監測采樣。在徐卓朋友圈的一張照片中,身穿工作服的她在比她還高的蘆葦叢中工作,頭發被汗水粘成一綹一綹,臉上完全被汗水浸濕。這個原本嬌弱的女孩,就像一只小鶴一樣,羽翼漸豐,如今已在扎龍這片土地上展翅飛翔……(記者 畢詩春)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丹頂鶴 護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