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人類的每一餐,都是一部世界史”

第四屆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大會在赤峰召開

2017年09月28日 17:10 | 作者:付裕 楊陽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03年,考古工作人員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境內的興隆洼遺址發現了1500余粒碳化黍粟的標本,其中黍占90%,粟占10%。經有關專家鑒定,這些碳化黍粟距今約8000年,比中歐地區發現的谷子早2700年,是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的重要實證。

第四屆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大會在赤峰召開

第四屆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大會在赤峰召開

與此同時,通過對敖漢地區古人類遺骨標本的檢測分析,距今約8000年前,敖漢地區古人類的食物來源中粟和黍占到60%~80%,表明當時粟和黍已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專家由此推斷,敖漢旗興隆洼地區是黍、粟這兩種谷物和中國北方地區旱作農業的起源地,也是橫跨歐亞大陸旱作農業的發源地。

在敖漢旗興隆洼遺址發現的碳化粟顆粒吸引來自全世界考古學家的關注。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馬丁·瓊斯的研究團隊對此也展開深入研究,成果表明,此次發現的碳化黍粟顆粒是迄今為止歐亞地區發現最早的碳化粟米顆粒,并且存在著從東向西傳播的過程。

其實,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考古人就經過不斷地探索和艱辛的努力先后在此地區發現了小河西文化遺址、興隆洼文化遺址、趙寶溝文化遺址、紅山文化遺址、小河沿文化遺址、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夏家店上層文化遺址,從而建立起了西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序列,進而推動了東北地區與中原地區的史前文化、東北亞其他地區的史前文化交流研究。

正因如此,201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命名敖漢旗為“全球重要農業遺產保護試點”。2013年,敖漢旱作農業系統被農業部列為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多年從事紅山文化與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國祥對此表示,赤峰地區史前文化舉世矚目。2012年5月23日,敖漢地區的興隆溝遺址出土了一尊完整陶人形象,通高55厘米,帶冠,形態逼真,上身寫實,下身寫意,這是迄今為止能夠復原最早的紅山文化整身陶人像。初步認定,該陶人具有王者和巫者的雙重身份,很可能和祈雨有關。所以,該陶人的發現和敖漢地區旱作農業起源存在密切的關系。同時,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以興隆洼文化出土的種植黍粟的碳化顆粒為基礎,敖漢地區是種植黍粟最悠久的地區。這一結論成為推動赤峰市敖漢地區小米產業發展的重要考古文化根基。

多年從事新疆地區考古發掘工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巫新華認為,從世界文明起源與文明交流互鑒的角度來看農業起源與傳播問題,歐亞大陸早期文明有兩個農業核心。一個是中國、大概一萬年前左右開始的,農業核心的內容是粟黍和豬、狗馴養;另一個是差不多同一個時代在西亞開始的,其農業核心的內容是小麥、大麥種植與黃牛馴養。兩大農業文明產生以后存在著東西向相互傳播的歷史過程。這一文明過程大約始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完成的時間不遲于公元前1500年,分別起源于東亞、西亞的黍、粟和大麥、小麥的分布范圍已經覆蓋了整片歐亞大陸。從飲食的角度分析,可以說,人類的每一餐都是一部世界史。

(付裕楊陽)


編輯:楊嵐

關鍵詞:第四屆世界小米起源 世界小米起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