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學渣”5年來白天下礦井夜間讀書考上研究生
300米礦井下升起青春夢想
屢敗屢戰考上研究生 華中師大一學生感動校園
李明月 黨波濤 記者 雷宇
這幾天,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二學生張文龍一下火了。
前不久,他與學弟學妹分享考研心路的一篇文章被當地媒體報道。
5年里,他白天下礦巡檢,夜晚挑燈讀書,屢敗屢戰考上了研究生。這個地下300米礦井里閃耀的青春夢想故事在校園里傳開,感動了很多人。
“小時候,我是個十足的‘學渣’,成績很不好。”張文龍笑著調侃道。2011年他畢業工作,“非常枯燥,壓力很大,感覺看不到未來”。
后來,張文龍在山西呂梁老家找到另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煤礦巡檢員,主要工作是檢測瓦斯。
早上6點多下井,下午兩三點出井,每天在黑暗中行走八九個小時,沒有雙休日,沒有節假日,遇到煤礦爆破,還要防止被滾落的煤塊砸中。
“井下與井上是兩個世界,出井的一剎那,感覺自己終于熬出來了。”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每天下午4點以后,他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張文龍心里明白,煤礦巡檢員的工作只是一個起點,他有更大的夢想——考研,做學術。
2012年,張文龍開始準備考研。從那時起,他的床頭總是擺著幾本專業書,一有時間他就拿起來如饑似渴地鉆研。晚上十一二點,工友酣睡時,燈下是他一個人的世界。
基礎差,不懂方法,缺人指點……張文龍的考研之路異常艱辛,一本750頁的《西方哲學史新編》,他足足看了兩個月,“不懂的地方也找不到人請教,只能翻來覆去、逐字逐句地琢磨”。
打工期間,張文龍非常節儉,一天3頓飯只花7元。他要把工錢攢下來,留著以后讀研用。
一次在網上查資料時,張文龍看到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高新民的介紹——一個成就斐然的哲學教授走出書齋,在實踐中檢驗幸福,從慈善中獲得快樂。“這不正是我要找的老師嗎?”他想。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張文龍給高新民寫了一封信,講述了自己的礦工生活和青春夢想,也談到尼采、黑格爾。
令他意外的是,他接到了高新民打來的電話,他穿著一條秋褲就跑出了宿舍。
“文龍,希望你繼續堅持,華師有能力培養你,不要放棄,抽時間來武漢,在學習方法上我們可以交流一下。”聽說高新民的鼓勵,在北方初春的深夜里,雖然張文龍凍得瑟瑟發抖,一股暖流卻在內心深處涌出。
后來的兩年里,高新民經常通過手機短信指導他學習。2014年11月,經過3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張文龍終于見到了高新民。高新民為張文龍答疑解惑,邀請他旁聽自己的研究生課程,為他安排食宿,并且贈送了厚厚的一摞專業書。
靠著在礦井下鍛煉出來的韌勁兒,張文龍終于磕磕絆絆地走進了考場。然而,他連續3年都名落孫山。
同齡人已經成家立業,張文龍卻還做著“不切實際的夢”,這讓周圍人不能理解。親戚嘲笑他:“放棄吧,你也能考上研究生?”一向開明的父母也會委婉地勸說:“咱找個好工作,結婚生孩子去。”
即使如此,張文龍也沒有放棄。
引路人的激勵給了他無限力量。張文龍有一次在看書時睡著了,突然接到高新民打來的電話,他頓時困意全消,一口氣學到凌晨3點。
在高新民的鼓勵下,2016年,張文龍終于通過了研究生入學考試。看著手上的錄取通知書,他手舞足蹈,眼淚不停地往下流。
“高老師是我人生中的貴人,他真正做到了言傳身教、循循善誘,是我學習和生活的榜樣。”張文龍說。
“內心的充實和精神的豐富已足夠讓他覺得自己是個富有的人。”在他的師姐李盼的記憶中,張文龍特別喜歡讀書,在圖書館常看到他的身影,他那種純粹喜愛讀書以及熱衷慈善的精神,“熟悉他的人慢慢都會被他感染”。
走進張文龍的宿舍,衣物很少,收藏的書籍卻有二三百本,寢室的書柜和衣柜被各類書塞得滿滿當當,看書是他平時最大的愛好。
對張文龍來說,礦上的5年生活是一段珍貴的記憶。他時常想起礦工兄弟們。2015年,看到張文龍學習條件艱苦,監控主任高利榮專門給他批了一間辦公室。考上研究生后,十幾個工友為他餞行鼓勁兒。
面對突然出現的“網紅”名號,張文龍有些逃避和抗拒,“唯一擔心的是,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
目前,張文龍正在全力備戰考博,他的理想是成為和高新民一樣的老師,有教無類,德才兼備,用深厚的學術造詣和高尚的品德影響和改變更多人的命運。他要用實際行動證明:“努力沒有門檻,無論從何時何地開始。”
本報武漢9月27日電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研究生 礦井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