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虛胖的快遞包裹該瘦身了
編織袋約32億條、塑料袋約68億個、包裝箱37億個、膠帶3.3億卷……這是2016年全國快件包裝所用的材料,數量驚人。
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快遞業正呈井噴式增長。快遞業粗放式發展,包裝材料消耗了海量資源,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也越來越扎眼。屢受詬病的快遞過度包裝,為何仍屢見不鮮?
這背后有著買家、賣家、快遞公司對物品損毀的共同擔憂。買家為了物品完美無缺,希望包裹得結實些;賣家為了顧客不給差評,在包裝上做足文章;快遞公司寧可多包一層,也不愿冒賠償顧客損失的風險。在野蠻分揀、拋扔快件等現象一時難以根本扭轉的情況下,只能讓它穿上厚厚的“馬甲”。
一頭是節省時間、降低人力成本的野蠻分揀,另一頭是不怕費事、粗放過度包裝,以“粗放”對“野蠻”,快遞業的這筆賬真該好好算一算了。
過度包裝留下的“后遺癥”該如何解決呢?既不能因噎廢食,停滯快遞業發展,更不能抱著“蘿卜快了不洗泥”的心態,任其瘋狂生長。讓“虛胖”的快遞包裝“瘦身”,需要整個快遞產業鏈的轉型升級,既涵蓋政府部門、快遞企業,也包括包裝供應商、電商平臺和廣大消費者。
首先,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在快遞包裝方面加強監管,制定剛性標準。目前,快遞和包裝行業的標準大多為指導性標準、推薦性指標,對行業的整體約束力不夠,執行力度和現實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可從這些方面下功夫。比如,對包裝的體積、重量、材料等明確規定,既能從源頭上壓縮包裝過度的空間,還可以倒逼快遞企業提升運輸水平,減少野蠻分揀、裝卸。
其次,完善垃圾分類標準,讓垃圾回收落在實處。快遞業使用的包裝材料分為運單、封套、紙箱、塑料袋、編織袋、膠帶和緩沖物七大類。當前大多數人在拆開快遞包裝后,會把這些廢棄物統統扔進垃圾桶,分類回收成為“紙上談兵”。與此同時,還應加大引導,在政策上支持生產環保包裝,鼓勵快遞企業多使用環保材料,帶動一批環保包裝生產企業發展。當下,一些電商和快遞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劣質、不環保的包裝材料,不僅難以降解,焚燒還會產生有害物質和廢氣,造成二次污染。
第三,快遞企業積極探索回收制度。快遞公司和寄件人盡量使用可重復使用的環保包裝材料,在收取快遞時主動回收,二次甚至多次利用資源。事實上,目前已有企業開始“快遞箱回收積分返利”的有益嘗試,消費者可預約快遞員回收廢棄紙箱。從長遠看,快遞企業不僅能節約開銷,還能逐漸向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方向轉變,實現企業利潤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小小包裝,是折射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一面鏡子,粗放式發展的快遞業是時候轉型升級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快遞 包裝 企業 虛胖 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