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武漢市委書記:讓大學畢業生以低于市場價20%買到房
[摘要]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表示,讓大學畢業生以低于市場價20%買到房,不是要政府買單,更不是簡單的補助補貼,而是要通過創新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運用金融、土地、投資、減費等多種舉措,向改革和市場要效益。
本報訊(長江日報記者鄭汝可)近日,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市領導蔡杰、汪祥旺等赴黃陂區專題調研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陳一新強調,要以敢為人先的勇氣,以改革創新的思路,加快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求提供更多的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爭取讓更多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以低于市場價20%買到房。
據悉,目前我市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租賃房,以較低價格租給新近畢業大學生;另一類是安居房,按低于市場價20%,出售給符合條件的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
21日上午,陳一新來到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的“卓爾青年匯”。創業街區內,食堂、酒吧、健身房、洗衣房、書店、便利店等一應俱全,黨支部活動中心、人才工作服務站配備完善,目前有69個團隊、近400名大學畢業生創業者在此集聚。
在大學畢業生“創富公寓”,陳一新與租住在此的大學生創業者們交談,詳細詢問公寓的房租、物業等情況。他勉勵大學生們要扎根武漢,當好創業先鋒。
在調研座談時,陳一新指出,推進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是實現“5年留下百萬大學生”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他說,讓大學畢業生以低于市場價20%買到房,不是要政府買單,更不是簡單的補助補貼,而是要通過創新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運用金融、土地、投資、減費等多種舉措,向改革和市場要效益。要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減免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相關收費,為企業減負,為降價留空間。協調國家政策性銀行和部分地方商業銀行安排一定規模的貸款額度,提供中長期優惠貸款利率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要以有實力、有社會責任感的民企、央企、市屬國企作為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供給主體,鼓勵引導從“做產業”變為“做事業”。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開發和銷售模式,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定制化的住房產品,可試行共享廚房、共享洗衣房、共享客廳等共享模式,集約利用空間,降低建安成本,真正實現“政府少收費、企業少贏利、大學畢業生少花錢”。 “讓武漢成為‘大學生最友好城市’!”
謀劃大學畢業生人才保障房建設,武漢具體如何創新?陳一新提出,要堅持新建、改建、配建并重,租賃、銷售、共有產權并舉,建立具有武漢特色的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體系。
他指出,要“新建一批”,選擇在地鐵口等交通便捷、產業集聚、生活工作便利的地方,建一批居住環境優美的集中連片式開發的住宅小區,近期要啟動規劃建設上規模的“長江青年城”,打造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的樣板和標桿;要“改建一批”,結合新一輪“三舊”改造,將部分老舊物業、直管公管、商業用房改造為租賃房;要“配建一批”,在新建商品房項目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租賃房;將已建在建的部分公租房房源調整為大學畢業生租賃房。要建立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資格準入、租賃循環退出等機制,確保輪候有序、公平善用。要探索建設共有產權房,通過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享有房產所有權,降低大學生購房成本;達到一定年限,履行必要程序后可上市交易。
陳一新提出,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要堅持“聚人氣”,完善軟硬件設施配套,營造適合年青人特點的優良環境,吸引更多大學畢業生入駐;要“聚產業”,推廣“大學生安居+產業孵化”模式,實現既能安居又能創業;要“聚服務”,大力推進“紅色物業”,讓大學生共享“保姆式”服務,留出更多精力創新創業;要“聚政策”,既要用好用足用活國家政策,又要積極探索符合武漢實際的管用政策,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納入每年的城建計劃,科學測算住房需求,統籌規劃,安排地塊,協調推進。
編輯:曾珂
關鍵詞:讓大學畢業生以低于市場價20%買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