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天眼”凝望 探秘宇宙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姜鵬至今都認為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的建成是一個巨大的奇跡。
2009年,姜鵬從中科院力學所博士畢業,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他看到了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的招聘信息。“我當時并不看好這個工程,覺得太難了,想要建成幾乎不太可能。但這也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所以還是遞出了簡歷,決定搏一搏。”
姜鵬進入國家天文臺工作后,被委以重任,負責索網工程。索網工程是FAST反射面實現變位功能的核心部件,也是技術難點。
“這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網結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變位工作方式的索網體系,我們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姜鵬說。工程啟動沒多久,團隊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關——索網疲勞問題。
姜鵬說:“常見的斜拉橋上的鋼索,其強度大都是200兆帕、200萬次彎曲的。但FAST的鋼索上由于要裝上反射面板,需要經常調換角度,不斷拉伸。再加上FAST至少需要應用30年,所以設計人員提出了安裝強度為500兆帕、200萬彎曲次數的鋼索。”
為達到目標要求,姜鵬帶領團隊進行了多次實驗,反復的失敗,讓一些人開始質疑FAST工程的可行性。
姜鵬此時反倒對工程更有信心了。他和同事們沒日沒夜、加班加點地研究問題,尋找癥結,成功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重新找到了一家合作單位。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終達到了FAST工程對鋼索的要求。
“剛剛好。”姜鵬說,強度再多提升一點可能都做不出來。
親身參與這個工程,并一步步見證它走向成功。姜鵬說:“我很自豪是這一偉大工程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也期待它在未來創造更多的奇跡。”
點 睛
作為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的建成將中國天文學研究推向了一個更為深入的世界:它開創了建造巨型望遠鏡的新模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被認為能在未來10至20年內保持世界一流地位。未來,FAST也將推動我國天線制造技術、微波電子技術、并聯機器人、大跨度結構等高新技術的發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工程 姜鵬 f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