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學習物理意義不僅在高考
物理,乃“萬物之理”,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物理學的重要性不用再多說,電氣、機械、建筑、航天,哪一種研究能夠離開物理?同時,物理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水、電、力、光……不懂物理,生活中就有可能成為睜眼瞎。
可是,這么重要的一門學科,卻在高考的學科選擇中“失了勢”。據科技日報9月11日報道,浙、滬兩地新高考物理學科“遇冷”已是事實。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萬考生,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在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也僅占總人數的30%。這股風氣也蔓延到了今年開始實施新高考的北京,學校的規則說明會剛結束,已經有不少家長在討論“能不能不選物理”。
為什么物理被“嫌棄”至此呢?“相對于其他科目,物理學科比較難是主因。”浙江省柯橋中學資深物理教師孫國標表示。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在考分如命根的高考中,物理拿到高分比較困難。比如,浙江的選考科目采用賦分制,這就意味著卷面分不是最終成績,要根據考生卷面分在所有報考學生成績的排名比例給出對應分數。考生基數越少,“賦高分越難”,于是學生和家長一合計,物理更不能選了。
“物理教育的缺失會帶來許多惡果。”元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洪文認為,往大了說,國家物理人才會出現斷層,工業發展將后繼乏力;往小了說,除了少數文科專業外,沒有物理知識做基礎,大學階段很可能遇到學習阻礙。
物理難學,其實并不值得大驚小怪。這是這門學科自身的龐大結構與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學科思維的高度所決定的。但如果難學再加上難拿高分,考生們在新高考模式下自然會選擇“趨利避害”。其實物理和生物、地理、歷史等非必考科目一樣,每一門課都有自身的使用和學習價值。而且一定會有愿意學的、有興趣的、將來能在這個領域里做出成就的學生。若是一些本來不懼怕甚至是喜愛物理的考生也放棄選考物理,定會導致學生們從高二就開始轉移熱情與興趣,導致整個學科后備力量不足,繼而導致國家建設缺乏合格的人才。面對如此趨勢,不僅是物理學界心急,各中學也是想盡辦法。不少學校引入物理大師的興趣課,讓學生們更多地了解物理、鐘情于物理,這也許就是一種有益的嘗試。畢竟,主動學習和被動應考,學習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只有讓更多考生物理學習的持續性和熱情得到保障,才能保證學科的發展、國家建設的需要。如果讓認真學習認真備考物理的學生,能夠拿到相對合理的分數,而不是“高投入低產出”,可能會吸引一些學生。另外,讓更多學生和家長懂得學習物理的意義不僅限于高考,而是對于個人的發展有著長遠的意義,可能也會讓更多人“回心轉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物理 高考 學科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