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物理遇冷”理應引起更多關注和警醒
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在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也僅占總人數的30%。這股風氣也蔓延到了今年開始實施新高考的北京,學校的規則說明會剛結束,已經有不少家長在討論“能不能不選物理”。(9月11日科技日報)
高考承載著成千上萬家庭縱向社會流動的期望,成為社會分層的重要渠道;高考政策的調整,不可避免會觸動許多人的敏感神經。新高考賦予了考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從必考科目到如今的選考科目,“物理遇冷”首先是一種進步;其次,“物理遇冷”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當下教育觀念的迷失與錯亂。
“物理遇冷”的背后,隱伏著考生和家長反復的權衡與算計。按照浙江新高考的相關規則,考生的最終成績要根據考生卷面分在所有報考學生成績的排名比例給出對應分數。學起來困難又難以拿到高分的物理,遭遇“嫌棄”很難說不是一種必然。高考這根指揮棒,激勵和鞭策著考生和家長為了更高的分數進行取舍。
在功利主義和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當下,“少一些功利的驅動,多一些興趣的選擇”難以夢想照進現實。“物理遇冷”不僅會造成優秀師資的流失,也會造成大學物理學科優質生源的減少,這對于一個學科的發展帶來的打擊是沉痛的。物理學科作為一種基礎學科,“物理遇冷”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物理遇冷”這一高考改革的“轉型的陣痛” ,理應引起更多的關注與警醒。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只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這樣理想化的生活圖景,對于許多人而言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在一個注重利益變現的時代里,“上一個好大學,讀一個好專業,找一個好工作”成為許多考生直接而強烈的利益訴求。那些難以利益變現的專業或者學科,很容易成為一些人眼中的“冷門”。
面對專業選擇,年輕人通常會遇到“讀這個專業有什么用”的質疑批評。“物理遇冷”看似是一種理性選擇,實際上卻是一種“有限理性”。一方面,不同的考生在興趣、特長、偏好和能力素養上存在著差異,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適合讀某一個專業;另一方面,市場需求處于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之中,熱門專業與冷門專業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如今被“嫌棄”的物理學科,說不定以后會讓我們“高攀不起”。
扭轉“物理遇冷”的尷尬,既需要新高考在改革創新中不斷完善、優化規則,也需要考生和家長轉變價值認同。在“逆襲人生”不斷涌現的當下,一些曾經被我們忽略和漠視的冷門專業和學科也會有重新煥發光彩的時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物理遇冷 考生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