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品牌·人物品牌·人物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
———訪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院“白求恩式好醫生”梁萌
走近一線醫務工作者
2016年6月27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出臺《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在全國衛生和計生系統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的決定》,決定中強調“進一步弘揚衛生計生職業精神,凝聚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的正能量”,“廣泛宣傳衛生計生先進典型事跡,積極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為進一步推動衛生計生事業改革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院腎內科主任梁萌在查房
2017年9月8日,首屆尋訪“白求恩式好醫生”大型公益活動在京召開,本著“像白求恩那樣堅定理想信念,像白求恩那樣對傷病員極端熱忱,像白求恩那樣對技術精益求精,像白求恩那樣對工作極端負責”的評選原則,50名醫師獲此殊榮。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曾益新稱贊獲獎者為“全國醫師學習的榜樣”。
不一樣的獲獎感言
金磚會議剛結束,廈門這座城市更添幾許華麗。穿過鬧市,來到位于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院高大的檳榔樹下,梁萌微笑著伸過右手:“我本來不想接受采訪,但想到社會對醫生的評價,又覺得自己有義務站出來,為醫生們說句話。天太熱了,快到辦公室坐。”站在記者眼前的梁萌溫文爾雅,笑容可掬,讓人無法將他與死神這個字眼聯系在一起。20年前,梁萌曾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先后做過七次大手術。
記者:當你知道自己榮獲“白求恩式好醫生”稱號時,心里在想什么?
梁萌:多年來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沒想過榮譽,這次活動說明祖國和人民心里裝著一線醫務工作者。裘法祖曾說過:“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今天,我要說,從醫的人骨子里都是善良的,因此,這個獎不只是頒給我的,是對整個醫療界的認可。
記者:接過獎章的那一刻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梁萌:說實話,我當時在想,我還有個病人要做血液透析,他情緒不穩定,我希望能在場安慰他。
記者:“白求恩式好醫生”這一殊榮意味著什么?
梁萌:意味著責任更大了,也意味著我的言行代表著整個醫療界,更要踏實努力工作,盡力為患者解除病痛,也希望廣大人民群眾能重新認識醫生,畢竟大部分醫生是善良的,選擇從醫之初,他們想的是治病救人,也希望更多優秀的學生報考醫學院,如果大家都不學醫了,我們的健康怎么保障?
記者:您當年為什么選擇從醫呢?
梁萌:受我大伯梁崇真的影響,大伯曾是福建漳州著名內科醫生,也曾是農工民主黨漳州市主委,我在他那里看到了患者的痛苦,也看到了醫生的認真,更看到了患者被救治后的喜悅,所以,我從小就想當一名醫生,立志治病救人。
記者:父母知道你獲獎后怎么說?
梁萌:父親正在病中,他說他是“又愛又恨又心疼”,我過于投入的工作常常讓父親不放心。母親,用眼淚說話唄!
熱愛生活敬畏生命:活著干、死了算……
梁萌的人生理想是晨間舞劍,暮晚吹簫,燈下習字。他更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一幀幀墻角怒放的綠植小影,一幅幅攜女兒看大海日落的片花,一幕幕陪父母醫病的場景,一張張患者的化驗單底照,都被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在手機日記本上……
記者:當你知道自己癌晚期時,想到過死亡嗎?聽說您寫過多次遺書?
梁萌:想過,但是不甘心!我還那么年輕,還有父母、孩子,還有太多的工作。當時,腎臟內科室剛剛籌建,中西醫腎臟病國際會議也正在籌辦,我倒下了怎么行,心下一橫,還是先把工作干完再說。
記者:你手術后,剛能起床就跑到病人房間看望患者,是什么信念支撐著你?你手上還植著一根隨時要輸營養液的PlCC管?
梁萌:我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戰士,在人生的任何場合都要站在第一線。也許是多年從醫的慣性吧,在那個環境里,我的第一身份是醫生,醫生的職責就是幫助患者減輕痛苦。
記者:你怎樣理解“健康”?
梁萌:對于健康,我的理解有兩重意義,一是身體上的健康,二是心理上的健康。我行醫多年,對心理健康理解太深,其實,很多疾病,只要心態好,再配合治療就能夠康復,而如果情緒不好,整天唉聲嘆氣、怨天尤人,再好再貴的藥也救不了命。
記者:你經常是晚上輸液十幾個小時,白天早早上班,為什么那么拼命呢?
梁萌: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半點馬虎,時間對于患者來講就是生命,我不能讓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
記者:“白求恩式好醫生”評選有四個基本條件,其中一項是“對病患極端熱心”,你有失去耐心的時候嗎?
梁萌:有啊,我也是人啊,但我會自我疏導,轉移不快樂的情緒,醫生不能將情緒帶到工作中。
記者:從醫30多年了,你對醫生這個職業怎樣評價?
梁萌:我的恩師廣州中山醫科大學腎研所葉任高教授說:醫生與其說是職業,不如說是使命,作為醫生,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愿,還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我認為,醫生不是一般的工作,很多時候他掌握著生死。
記者:你怎樣理解死亡?
梁萌:只有像我這樣發瘋地愛生活、愛斗爭、愛那新的更美好世界的人,只有認識了看透了生活全部意義的人,才不會隨便死去,哪怕只有一點機會都不能放棄生存的希望!
記者: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你還會選擇從醫嗎?
梁萌:當然。用我恩師謝福安(南京軍區福州總院的腎臟科創建人)的話說“活著干、死了算……”
總是去安慰——“為什么不呢?”
梁萌有眾多患者朋友,有的雙腎切除,有的換掉了腎臟,有的在他的鼓勵下考上了大學,又在他的鼓勵下碩博連讀,準備出國留學。他對患者好,可以將他身邊的人感動得要哭,也有患者說他是“救命恩人”。
記者:人們是不愿意將自己的隱私透露給別人的,可你為了讓患者樹立信心,曾給他看過縱橫交錯的傷口?
梁萌:有一個年輕人,因工作不順喝了致死量“百草枯”,致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過來后,我就去安慰他,讓他看我肚子上的傷疤,告訴他我身體這樣還在好好活著,你這么年輕,更應該珍惜生命。
記者:你也曾插著鼻飼管探望病人?
梁萌:有個重癥患者需要插鼻飼管進行腸內營養治療,但他始終不愿接受,經常哭泣。有一次,我自己正在做腸內營養治療,聽護士說他又哭了,不肯插鼻飼管,我就帶著鼻飼管去看他,在我的說服下,患者接受了治療。
記者:你為患者治病的同時還在經濟上援助他們?
梁萌:力所能及吧,有一部分錢是身為企業家的患者朋友捐的,主要分配給家境貧寒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家庭狀況不好的學生,希望他們因此走出困境。
記者:患者柯南(化名)的母親稱你為救命恩人?
梁萌:老百姓很純樸,只要給予她一點幫助,她就會將你記在心上。她的小孩是紅斑狼瘡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因家境貧寒,無力支付醫藥費,我便找到廠家,建議公司贈送價值45000元的蛋白A免疫吸附柱及相關管道,救了孩子的命;還聯系紅十字會給她捐了兩萬元錢,現在孩子已能正常上學了,所以她總是對別人這樣說。
記者:聽說你為了讓患者得到更好的照護,建議他的母親在學校附近找一份工作?
梁萌:是,那是一個高二的男孩,他是常復發型腎病綜合征,急性休克,輾轉多次才來到我們醫院,治病的過程中,我知道他學習成績好,便鼓勵他樹立信心,配合治療,后來康復出院。在一次去漳州詔安縣會診時我又碰到他,建議他考廈門大學,便于我及時為他調養病情,他很聽話,考上了廈門大學,我又鼓勵他碩博連讀,現在正準備出國留學呢。但他家庭條件不好,到外地讀書,費用高,又需要更好的照顧,除了申請紅十字會捐款外,我建議他的母親找一份工作,能隨時照顧他。
記者:你的行為已遠遠超越了一個醫生的職責。
梁萌:作為醫生,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特魯多的一句話,而在現實生活中,患者需要更多的往往是安慰。醫生的一句話,一個行動,一個眼神足以燃起患者對生的渴望,能拯救一個生命,為什么不做呢!
■采訪手記
檳榔樹下的一握,讓記者感受到他的熱情和體貼,也感知到在他意氣風發之時,命運和他開的那個不小的玩笑,更被他沒有被癌魔嚇退、堅守崗位的勇氣和毅力所折服。梁萌用他30多年的行醫經歷譜寫了一首感人的歌,完美地詮釋了什么叫好醫生。
在廣州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黨委書記王洪海心目中,他聰敏好學,正直善良,熱心助人;在同事眼里他是超級帥的“陳道明”,多才多藝,工作起來很拼,經常是撥下輸液管就去看患者。帶著一箱子的注射液參加學術會議,夜晚輸液,白天開會。他是學生交口稱贊的可敬的老師,會給學生搭建高端平臺,推著學生不倦求索。他是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院副院長許樹根印象中“最合格的一名醫生和軍人”。他有著頑強的意志力和強烈的事業心,帶病工作這么多年,“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他獲得“白求恩式好醫生”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他在醫學道路上獲得獎項無數,1998年他組織的第二屆《國際中西醫結合腎臟病會議》獲得陳美香院士的高度評價,他是父母的“寶貝”,是妻子需要照顧的他,更是女兒的依靠!
他對生命無比熱愛,喜歡邀請三兩家庭,開音樂會,與孩子們打成一片;他也喜歡與患者朋友相對而坐,笑談風月,縱論生死。他知道,死神就在那里,可他偏要與之對飲高歌!
采訪結束,因為激動,記者渾身疲憊,看著他輕快地離去,暗自驚嘆“這是怎樣的一種堅強呀”!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梁萌 患者 衛生 白求恩 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