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下,成群的藏野驢悠然踱步、野牦牛慵懶覓食。受益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8月的三江源展現出了山青水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這是青海政協人多年來持續為之奔走呼吁的夢想。
一年前的8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強調:“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省情使然,責任使然,青海省政協始終高度重視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在增進和凝聚綠色發展共識、促進生態保護建設科學決策、重大生態工程實施等方面,發揮了人民政協獨特的作用。
義不容辭的責任,容不得半點閃失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三江源是我國面積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是青海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兩年,青海省政府和省政協探索性地搭建了高規格、高層次協商平臺。專題協商會上,省長、副省長和省政協主席、副主席面對面協商,聚焦大發展,凝聚深思考。
作為重要協商形式,第一次省政府省政協專題協商會的主題就是———生態。2015年5月26日,時任青海省省長郝鵬、4位在寧的副省長及十幾位省政府各廳局負責人,與省政協主席仁青加、7位政協副主席及省政協辦公廳、各專門委員會負責同志圍桌而坐,面對面協商,主題關乎青海未來的發展戰略————“以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會前,圍繞這一議題,各位省政協副主席深入邊遠地區蹲點調研,并在會上逐一發言剖析問題,針對生態文明建設重點領域、突出方面、關鍵方向,從加強統籌協調、完善政策配套、加大投入保障、強化問題整改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建議。會后,按照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建臺賬,拉單子、明責任、細分工、強督查,使協商會上的意見建議得到落實。
此后,政協的建言也沒有停止:
2015年6月,省政協圍繞促進“十三五”期間綠色產業發展進行調研;8月,召開立法協商座談會,就《青海省三江源生態保護辦法(草案)》進行協商討論;9月,圍繞促進城鎮污水處理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
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協商,“以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保護好生態環境,是青海義不容辭又來不得半點閃失的重大責任”,已在青海達成共識。
省政協還充分發揮政協聯系廣泛、渠道暢通的優勢,借助全國政協有關專門委員會、有關民主黨派中央的力量,在推動重大項目在國家層面的決策、立項和實施上發揮作用。2013年,關于“將青海設立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試驗區的建議”得到中央領導同志批示。
合力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在三江源地區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國家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重大舉措,是青海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區的重大機遇。
2014年5月27日,省政協第一次“雙月協商座談會”召開,主題是“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12位委員圍繞構建三江源生態監測和評估體系、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盡快推動在國家層面出臺三江源生態保護法等問題先后發言,參會的副省長、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交流、充分協商。這次會議也是為全國政協“加強三江源和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保護”雙周協商座談會做準備。
國務院于2011年和2013年分別批準了《青海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和《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總體規劃》。2015年12月,《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獲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2016年4月,青海正式啟動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當年6月,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引入“大部制”改革,實現三江源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與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兩個統一行使”,逐步改變“九龍治水”的局面。
2016年11月,省政協主席仁青加一行調研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他在調研中提出,發揮調動群眾主體作用和參與積極性,實現共建共享,是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關鍵所在。
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原主席白瑪在全國兩會上建議:將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地區列為國家特殊類型脫貧攻堅地區。省政協副主席王小青深入源區,實地調研黃河源頭生態保護和生態移民生產生活及脫貧情況。省政協人口資源和環境委員會與九三學社青海省委就“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開展聯合調研,從民生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議。
政協的建議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過程中得到體現。把生態保護與精準脫貧相結合,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創新設置生態管護員公益性崗位,上崗的牧民大部分是從貧困戶中選出來的,每戶一名,培訓上崗后按月發放報酬、年終考核。
截至目前,園區共有9975名牧民生態管護員持證上崗,五口以下的相關貧困家庭已達脫貧標準。在地廣人稀的三江源地區,牧民“點成線、網成面”構成的管護體系正發揮著重要作用,既保護了生態又摘了“貧困帽”。
得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獲批,一直致力于在青海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的青海省政協副主席、民革青海省委主委馬志偉十分振奮。2011年,他代表民革青海省委提出了青海建設國家公園的理念,并在省政協全會上作了大會發言。2012年,馬志偉提交了《建設昆侖國家公園,走欠發達地區科學發展之路》的提案。2013年,馬志偉在省政協常委會議上作了題為《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試驗區,構筑中華民族生態安全屏障》的發言,呼吁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進入國家戰略。2016年9月,馬志偉率省政協委員視察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情況。
幾年來,住青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先后圍繞國家建立和完善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將黃河上游污水管網改造列入國家基本建設項目、啟動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通過立法保護三江源、建立三江源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解決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中的資金缺口問題、將三江源生態監測評估預警系統平臺建設列入國家大科學工程等關乎三江源生態保護的重要課題,提交了多件提案和大會發言,傾力呼吁。
多年來,省政協多次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產業發展、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農牧區垃圾治理、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三江源生物多樣性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監測評價體系建設、柴達木盆地荒漠化綜合治理、黃河谷地整理開發及湟水河流域高標準基本農田整治等青海生態保護和建設中重大問題,開展調研、協商、視察。關于推進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產業協調發展的提案,每年都占到提案的較大比例,許多被列為重點提案進行督辦;關于治理白色污染、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等提案建議得到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采納。省政協還就《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送審稿)召開立法協商座談會,在生態保護和建設中傾盡政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