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百余位老紅軍與蘭渝鐵路的不解之緣
新華社四川蒼溪9月15日電題:百余位老紅軍與蘭渝鐵路的不解之緣
新華社記者蔣作平、王衡、屠國璽
站在寬敞明亮的蘭渝鐵路蒼溪站大廳里,77歲的趙均國說:“要不是當年105位老紅軍聯名簽字,呼吁盡快修建,蘭渝鐵路開工和通車日期可能會推遲不少時間……”
歷經9年艱苦建設,蘭渝鐵路最后一段——甘肅夏官營至岷縣段,正在進行動態驗收,全線通車進入倒計時。在此之前的2015年年底,四川廣元至重慶段已經開通運營,蒼溪是出廣元后的第一站。
蘭渝鐵路,這一連接西北與西南最便捷快速的鐵路大通道,與蒼溪這個四川盆地北部的貧困縣和革命老區縣有著緊密聯系。
1994年初,由蒼溪縣發起,聯合閬中、南部兩縣,共同向蘭渝鐵路沿線9地(市州)25個縣(市區)發出《關于促成蘭渝鐵路盡早立項上馬的倡議書》。同年5月10日,沿線186名黨政領導干部齊聚蒼溪,組建了半官方、半民間的蘭渝鐵路協作會。
時任蒼溪縣委辦主任的趙均國,被推舉為協作會秘書長。1994年10月,《關于申請新建蘭州至重慶鐵路立項的報告》,上報給四川省和甘肅省政府及當時的國家計委和鐵道部。
趙均國說,蘭渝鐵路是沿線人民共同的期盼,包括蒼溪在內的很多山區縣,從未有過鐵路。老區人民的呼聲,引起許多在西南、西北出生和戰斗過的紅軍老戰士的關注。在協作會聯絡下,1998年年底,羅青長、傅崇碧、何政文、蘇毅然、王定國等105名老紅軍聯名簽字上書,懇請修建蘭渝鐵路。
簽名中,有不少是老紅軍的絕筆。在蒼溪縣紅軍渡·西武當山景區的將帥廣場,趙均國站在李開湘雕像前告訴記者:“在北京,我找到生病住院的蒼溪籍老紅軍李開湘將軍,他被人攙扶著寫下自己的名字,不久便離開了人世。”趙均國還說:“李開湘將軍對我說,當年紅軍長征在蒼溪縣橫渡嘉陵江時,用的是木船,該修一條鐵路了。”
據趙均國回憶,在四川南部縣,協作會秘書處的同志找到老紅軍貫文翠,她也重病在床,只寫了一筆,就寫不下去了,是她兒子握住她的手,才把名字寫完,3天后,她就離世了。
在105名老紅軍呼吁下,有關部門加快了蘭渝鐵路項目進度。2008年9月26日,蘭渝鐵路全線開工建設。
廣元至重慶段通車一年半以來,蒼溪現代物流業、旅游業發展迅速,加快融入成渝經濟區和天水-關中經濟區。蒼溪站站長楊廣平說,蒼溪到成都、重慶的動車僅需3個小時,到廣元、南充僅需1個小時,通車以來已發送旅客78萬人次。
蘭渝鐵路開建以來,趙均國一直關注工程進展。聽說新華社“千里走蘭渝”采訪團來到蒼溪,在成都治療受傷右臂的他,立即返回,接受采訪。他現在有兩個愿望,一是蘭渝鐵路全線開通時,能乘車全程體驗一下;二是修建一座蘭渝鐵路博物館,把包括老紅軍簽名信在內的所有資料,充分展示,永久保存。
20多年來,趙均國收集的與蘭渝鐵路有關的資料,放滿了3個一人高的柜子。在爭取項目期間,他隨身攜帶兩件寶:一本協作會印制的沿線相關單位和主要領導的通訊錄,一本他自己記錄的通訊錄,上面寫滿了鐵道部相關人員和專家及項目資金部門的聯系方式。他還寫了45本工作筆記。
“當年簽字的老紅軍在世的越來越少,但他們對蘭渝鐵路、對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民的情懷,永不磨滅。”趙均國說。(參與記者:張翅、蕭永航、黃毅)(完)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鐵路 蘭渝 老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