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秀風采秀風采
王靜康:爭分奪秒“為國家干實事”
原標題:王靜康的“結晶”人生
每天工作15個小時,每學期給學生授課30個學時以上。這是年近八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靜康的工作強度。在剛剛過去的暑假中,她再次帶領科研團隊來到海拔2000多米的西寧,在青海民族大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時間賽跑,爭分奪秒“為國家干實事”,這是王靜康多年的堅持。
在天津大學校園西南一隅,有幢不太起眼的平房。門口的銘牌表明,這里就是名聲顯赫的“國家工業結晶技術研究推廣中心”——這里是“中國工業結晶”的研發重地,也是王靜康“中國夢”開始的地方。
王靜康從事的研究工作是“結晶”,也就是把物質中的原子、離子或者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間次序排序,通過去除雜質,使它們從液態或氣態變為純凈的固體。這就像王靜康的人生,經過漫長歲月的沉淀,只留下對科學探索的執著和對國家大愛的凝結。
從“六五”到“十二五”,王靜康率領科研團隊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科技攻關及支撐計劃項目:突破工業結晶關鍵技術自主研發鉀肥助力工農業發展、設計塔式液膜結晶器獲取高純度對二氯苯打破國外壟斷、提高青霉素純度占領60%的國際市場、研究靶向治療藥物結晶體為患者帶來福音……一系列杰出的科研成果讓中國工業結晶技術躋身世界前列,一次次改寫世界結晶產業格局,她也因此獲得“中國工業結晶之母”的美譽。
那是1980年,在著名化學工程專家張遠謀的帶領下,王靜康參與了青海鹽湖鉀鹽生產系統工程研究。“中國的鉀資源非常少,鉀肥70%靠進口。后來經過勘查,發現青海鹽湖中氯化鉀含量很高,如果能夠從中提取到鉀鹽,就能解決工農業生產的燃眉之急。”王靜康回憶,雖然當時人才、設備、技術等條件均不具備,但大家橫下一條心,一定要自力更生攻克難關。當時剛剛研究生畢業的王靜康和幾位化工、數學、機械專業的青年教師、實驗員組成“教育部系統工程研究室”。這個研究室也就是“國家工業結晶技術研究推廣中心”的前身。
原料從青海運到天津大學,實驗室旁邊蓋起中試生產車間,他們既是科研人員又是生產工人。經過5年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斗,歷經小試、中試,這支年輕的科研隊伍終于研發出了自主創新的工業結晶技術,從青海鹽湖的光鹵石中提取出中國稀缺的鉀肥,相關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一項目的成功,不僅為我國自主建立鉀肥產業奠定了基礎,而且鍛造出一支過硬的國家工業結晶研發隊伍。
從“七五”開始,王靜康成為科研帶頭人,不僅帶領團隊一次次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而且始終保持“產業化一次試車成功”的奇跡。
成功的喜悅背后,是不斷探索與付出的艱辛。無數個不斷重復試驗的日日夜夜,讓她滿頭飛雪,韶華不再。30多年來,她大部分時間是在實驗室和共產車間度過的。在遍布全國各地的百余家工廠里,她既當研究員又是工程師、操作工,經常在車間里連續奮戰十幾個小時,目不轉睛地盯著儀表上的數據。曾跟隨王靜康下廠的項目組成員都知道:“咸鴨蛋、方便面,是王教授最中意的傳統菜譜。”有人算過一筆賬,王靜康主持研發的科研成果,經過產業轉化后每年平均為國家新增產值12.5億元、新增利稅2.6億元。王靜康說:“親眼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那種興奮之情是難以形容的。”
盡管科研任務繁忙,王靜康依然堅持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將最前沿的科學知識和研究思路傳授給學生。實在忙不過來,她就把課程安排在周六和周日。她設“課外課”——經常深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活動的第二課堂,親自為入黨積極分子講黨課。有人勸她可以少參加一些學生組織的活動,她回答說:“我與年輕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休息。”
每當有學生想報考王靜康的研究生,她總會極認真地告誡他們:“你將從事的都是國家項目,事關重大,在科研工作上必須爭分奪秒,嚴謹求實,而且要做好沒有寒暑假和其他節假日的準備。”事實上,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帶出的學生都堪稱國家科技英才。但是,在王靜康的心里總有一個遺憾——雖然中國的化工學科具備很多優勢,但迄今還沒能獲得諾貝爾獎。所以,她與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密歇根大學制藥系以及德國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開展研究,與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9位世界頂級專家聯合培養博士生。“我要盡最大努力,支持和幫助年輕的科學家早日獲得諾貝爾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王靜康說。(記者 陳建強 本報通訊員 靳瑩)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王靜康 結晶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