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海外解碼中國經濟新特質——中國增長世界紅利之三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財經觀察:海外解碼中國經濟新特質——中國增長世界紅利之三
新華社記者
中國經濟轉型是一個“成功的故事”——在近日與中國領導人舉行的圓桌對話會上,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賴德這樣評價。與會的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一致認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順利進行,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經濟發展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中國經濟巨輪何以能在跌宕起伏的世界經濟復蘇大潮中乘風破浪潮頭立?海外人士普遍認為,中國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呈現出韌性強、潛力大、活力旺等新特質,將為世界經濟保持復蘇和增長勢頭提供有力支撐。
韌性強——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中國經濟韌性強表現為回旋余地大,經濟增長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9%,與一季度持平,經濟增速連續8個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區間。
盧森堡財政大臣皮埃爾·格拉梅尼亞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一年半以前,世界各地一些分析師質疑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增長,而“我們堅信中國經濟的基礎是牢固的,不可能出現大動蕩,如今事實證明我們當時的預測是正確的”。
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又以平穩的運行態勢開啟2017年“下半場”。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7%,比7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繼續向好。當月,中國進口增長14.4%,顯示國內需求強勁。
知名研究分析公司IHS馬基特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說,最新經濟指標表明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蘇格蘭皇家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馬庫斯·賴特也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相當穩定。
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增長質量和可持續性也不斷提高。美國卡特里投資公司首席執行官李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保持經濟增速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經濟增長更加健康、均衡、可持續。
潛力大——消費和服務業增長空間大
中國經濟潛力大表現為消費、服務業仍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民經濟比重達54.1%,并有繼續擴大之勢。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4%,穩居“三駕馬車”之首。
“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波瀾壯闊的結構轉變過程中。”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在近期發表的文章中如此描述。他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高于同期經濟增速,反映了家庭收入的迅速增長和電子商務對經濟日益強大的推動作用。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中國經濟政治部主任謝爾蓋·盧科寧表示,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順利推進的成果之一是形成了規模龐大的中等收入人群。
中等收入人群數量不斷增加意味著消費升級態勢將延續,消費需求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強。比如,近年來中國旅游消費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增速,目前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費市場。
海外觀察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正在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加快轉變,向依靠第一、二、三產業協調帶動加快轉變,向依靠科技進步加快轉變。這些轉變必將進一步拓展中國經濟增長空間。
活力旺——以創新引領發展
中國經濟活力旺表現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創造出大量就業崗位,激發了巨大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智能制造、互聯網+、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帶來的創新發展浪潮為經濟持續發展積聚起新動能。
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市場業務部亞洲大洋洲組負責人成玉麟說,通過經濟社會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中國經濟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不僅傳統產業生產率提高,在最前沿的科技與新經濟融合領域,中國也已成為先驅。
“共享經濟已成為中國技術升級的一個成功例證,”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斯圖爾特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哈伊里·圖爾克說,“這個行業正在經歷大眾創業。”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雷蒙德·楊說,中國政府鼓勵企業利用新技術,有力推動“舊經濟”向“新經濟”轉變。馬來西亞RHB興業投資首席經濟學家白文春認為,中國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領域亮點頗多,體現了經濟的活力。
中國經濟旺盛的活力產生了“外溢效應”。德國勃蘭登堡州經濟促進局局長斯特芬·卡瑪拉德說,中國經濟的新變化給德中企業合作帶來新機遇。過去兩國之間更多是貿易合作,如今更多是戰略層面的創新和技術合作。
當前,世界經濟出現向好勢頭,中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勢頭強勁,前景更加可期。盡管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但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都表示,隨著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和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中國經濟將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繼續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執筆記者:俞懋峰;參與記者:金旼旼、高攀、溫希強、張繼業、錢錚、喬繼紅、潘革平、張小軍、劉彤、王乃水、汪平)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經濟 中國增長世界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