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汽車圖書館”是文化扶貧好模式
村民無需進縣圖書館即可借閱圖書、留守兒童在家門口觀看科普影片……湖北全省“汽車圖書館”經驗交流會9月5日發布數據,湖北全省已有超過100輛流動圖書車每年惠澤超過百萬名群眾。(9月5日新華網)
精準扶貧,既要經濟和物質扶貧,更不能缺失精神和文化扶貧。物質匱乏通過國家和各地的幫扶,就可以得到精準解決;而思想上和文化的貧困,同樣需要下大力度幫扶。惟其此,面對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廣大貧困群眾才會有“想致富”的思想動力,才會有“能致富”的能力。否則,給錢給物再多,扶貧成效也只能會是“曇花一現”。
湖北省“汽車圖書館”可以說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據悉,在2011年,湖北省文化廳、省財政廳印發了《湖北省流動圖書車實施管理辦法》,2012年實施了“流動圖書車配送工程”,針對基層群眾所需,打造出一個覆蓋城市、區縣、街鎮三級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這就將文化福利送到了老百姓的身邊。
這些“汽車圖書館”在流動途中,一方面極好地扮演了政府“文化使者”的角色,讓老百姓閱讀圖書方便起來,讓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基層群眾;另一方面在流動中,也架起了城鄉文化傳遞的橋梁;同時,作為文化扶貧的一種模式,也有助于將知識、技術,以及致富思路,傳授給有需求的群眾,從而助推其脫貧致富。
尤其是,這些“汽車圖書館”,還可以提供“一卡通”辦理服務,讀者可以憑卡將所借閱的書還給定時定點“開進來”的圖書車,這就有助于盤活縣級圖書館、鄉鎮文化站、村級農家書屋的圖書資源,讓圖書在民間真正“漂流”起來,也豐富起來,從而更好的滿足讀者的需求,通過此也有效地促進了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便利化。
據報道,經過5年探索,如今湖北“汽車圖書館”已實現從“五進”到“九進”,既明確了流動周期,又制定了流轉規律,也越來越多地深入到了偏遠山區、貧困地區。可以預見,這樣的“汽車圖書館”持續的辦下去,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文化帶來的惠利。同時,這些圖書館在“送文化”的同時,也未嘗不是在撒播文化的種子,就是在“種文化”。
當然,對于讀者而言,這些書籍流動起來不易,到了自己手中,一方面需要細心閱讀,汲取其中的營養,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另一方面應愛書護書,確保書籍的整潔與安全,如此,這些書籍才會發揮好更大的功效。一言以蔽之,“汽車圖書館”是文化扶貧好模式,讓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強大起來,不妨讓這樣的“汽車圖書館”再多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文化 汽車圖書館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