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綠色發展>新圖景 新圖景

人類與自然共生生態與文化齊輝——可可西里生態保護紀實

2017年08月27日 18:40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可可西里卓乃湖保護站的巡山隊員們在巡山。記者 萬瑪加攝/光明圖片

20多歲時,巡山隊員詹江龍總會被公路上的游客問這樣的問題:藏羚羊在哪里?他們到了可可西里,奔著藏羚羊而來,但詹江龍只能給他們看照片,彼時藏羚羊瀕臨滅絕。

30多歲時,詹江龍仍然經常被公路上的游客追問:這是什么動物?這是藏羚羊嗎?不同的是,這次拿著照片的是游客。他們搖下車窗就能拍到藏羚羊,還有其他動物。那會兒,藏羚羊種群開始得到恢復。

1997年,青海可可西里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并成立保護機構,2017年7月7日,可可西里申遺成功。20年的變遷,如今已43歲的詹江龍看在眼里:“從政府到民間,對可可西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越來越重視了。”

從慘遭破壞到生機盎然

“可可西里”是蒙古語,意為“美麗的少女”。這“少女”的美麗,體現在連綿的雪山和冰川、靜謐的湖泊和濕地、交錯的草地與沙丘,以及與之共生的藏羚羊、藏野驢、雪豹等野生動物,婀娜多姿,顧盼生輝。

在109國道(青藏公路)2997和2996處,近三百頭藏羚羊正在公路一側觀望。每年5月到7月底8月初,從新疆、西藏等地遠道而來的藏羚羊,進入可可西里腹地產仔,帶著新生命返回棲息地。此刻,所有車主默契地把車停在一公里外,安靜地等待藏羚羊緩步走過公路。

20多年前,這里是另一番景象。如今已是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不凍泉派出所所長的詹江龍回憶,藏羚羊遷徙產仔之季,正是盜獵者猖獗之時,那時他們看到的更多是藏羚羊的尸體。

可可西里是一個極有魅力的地方,在多數人眼中,這魅力是自然與野性之美;但在有些人眼里,這魅力是昂貴的藏羚羊皮和豐富的金礦。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量盜獵和盜采分子涌入可可西里,給可可西里脆弱的濕地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帶來嚴重傷害。藏羚羊數量從數十萬只銳減至不足兩萬只,瀕臨滅絕。

1992年,時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縣委副書記的杰桑·索南達杰成立西部工作委員會,開始在可可西里打擊盜獵盜采活動。1996年,青海省成立可可西里省級自然保護區,翌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并先后設立5個保護站,與盜獵盜采者展開追逐、搏斗。

“2006年以后,盜獵藏羚羊現象基本得到遏制。”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布周告訴記者,據監測,可可西里保護區及周邊地區藏羚羊數量現在已恢復到6萬多只。

種群得到恢復的不僅是藏羚羊,“狼多了,熊也多了,還有雪豹,這從側面說明草食動物變多了。”布周說,植被覆蓋度也比以前高了,一些沒草的地方現在也長草了。

從巡山隊到志愿者

54歲的呂長征正在往吉普車上搬氧氣罐,為又一次巡山做準備,這次巡山可能要一個月。每當這個時候,這位老司機都有些惆悵:如今,他年紀大了,不能再為巡山隊員們開車了。15年前,他在一次巡山中因感冒導致肺水腫,在醫院搶救了兩天一夜,差點兒死去。休息一年后,他繼續巡山。

在4.5萬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保護區,巡山是最原始、也最管用的保護手段。這里平均海拔4600多米,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40%,年均溫度零下10.4攝氏度至零下4.1攝氏度。寒冷、缺氧、雨雪、沼澤地……都可能讓他們寸步難行。

1995年,呂長征來到可可西里,他并不知道這條路有這么難走。盡管他知道,一年前索南達杰與盜獵者搏斗時,中槍犧牲。

多年后,盡管盜獵者的槍聲不再響起,但巡山不會變輕松。巡山隊員公保戰斗告訴記者,他們在一次巡山中遭遇暴雪,車子陷進泥淖,挖泥,拉車,一天只能走幾公里,食物殆盡,隊員感冒。救援隊來時,錚錚鐵骨的漢子們相擁而泣。

布周介紹,目前,可可西里保護區主力巡山隊的任務是一年18次以上,一次至少7天,二三十天是常態,多的時候要四五十天,不能給盜獵盜采者絲毫機會。此外,還要巡線400次以上。

近年來,愛好穿越的旅游者成為可可西里的新隱患。他們每隔兩三天沿青藏線巡護一遍,尋找穿越者的車轍,發現后進行教育并勸離。他們最擔心公路堵車,一堵就是20公里,有些車主會駛下公路走偏道,軋壞草場。

但巡山隊員不再孤獨,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參與到生態保護中來。

在可可西里保護區附近的青海治多縣瑪賽村,200多個牧民成立草原生態管護隊,10人一組,組成騎馬團、牦牛隊、摩托車隊……摩托車到不了的地方騎馬,騎馬到不了的地方就步行。他們在高原上觀察并記錄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以及有沒有潛在的疾病隱患。

在昆侖山口,志愿者已開始前行。青海省政府與民間環保機構正在青藏公路沿線建設18個綠色驛站,參與人員都是志愿者。他們沿路撿垃圾,然后分類,運到格爾木進行回收處理。

26歲的陸琴就是這樣一位志愿者。“剛來時有點困惑,一個人能撿多少垃圾?”但很快她就發現,撿垃圾的行為感染了游客,“原來這樣可以撿很多垃圾”。“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這位職業是教師的姑娘如此比喻。

更多的志愿者則來到了保護站,與工作人員一同為藏羚羊遷徙保駕護航,讓脆弱的植被不再背負垃圾和人類腳印。“從2002年開始,我們對外招募環保志愿者,至今已有2000余名志愿者來保護可可西里的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可可西里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宣教科科長才仁桑周說。

為可可西里“讓路”

可可西里已經感受到了整個國家的善意和敬意。“從國家公園的成立,到自然遺產的申報,據我所知,大家都在為可可西里‘讓路’。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生態環境工作條件的改善,都與國家支持有關。”可可西里卓乃湖保護站站長秋培扎西告訴記者。

從帳篷,到板房,到磚混建筑,保護站的條件在不斷改善。管理部門還正計劃給可可西里用上遙感衛星,“巡山對身體的透支太大,我們會引入更多高科技。”布周說。

從可可西里出發,更大范圍、更大力度的生態保護每天都在走近。2010年開始,可可西里與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青海三江源保護區結成保護聯盟,每年在可可西里開展聯合行動,目前聯盟成員正在逐步擴大。更大的變化是,2016年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成立。作為長江源頭的可可西里保護區,被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并成立長江源園區國家公園可可西里管理處。

“‘牌子’越來越多,說明國家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了。”詹江龍笑言,他至今記得自己初入可可西里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可可西里不是無人區,是無法區。

現在,生態保護的秩序不僅在可可西里,在整個三江源地區都已良好地建立。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王湘國介紹,三江源國家公園遵循山水林草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對各類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優化組合,實行集中統一管理。而且,對三江源3個園區所涉4縣進行大部門制改革,徹底解決“九龍治水”和監管執法碎片化問題。

“以前,能得到利益時,誰都往前沖,得不到利益或者出了問題,誰都不管。管土的說是草的問題,管草的說是土的問題,或者水的問題,責任很不明確。”長江源(可可西里)園區國家公園治多管理處專職副主任才仁鬧布向記者道出了基層曾經的苦惱。“現在就一條‘龍’,治得好是你的,治不好也是你的,這個措施非常得力”。

作為“中華水塔”的一部分,可可西里的變化,與整個三江源的變化相互印證。王湘國告訴記者,近十年來,整個三江源地區的水資源增加了近80億立方米,相當于560個西湖。植被覆蓋度顯著增加,各類草地的平均覆蓋度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11.6%,產草量提高了30%。生物多樣性也在增強,雪豹頻現,花斑裸鯉等50種高原土著魚類資源明顯恢復。

“我們的目標是,把包括可可西里在內的整個三江源地區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王湘國說。(記者 陳海波 萬瑪加)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人類與自然共生生態與文化齊輝——可可西里生態保護紀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