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感知真正的中國 英國勛爵回味徒步中國的文化體驗
新華社倫敦8月14日電 通訊:感知真正的中國——一位英國勛爵回味徒步中國的超文化體驗
新華社記者 梁希之
“這些可愛的人們來自各行各業:趕著羊群的牧羊人、賣石榴的小販、坐著小木船在湖面上采菱角的阿姨,以及與我一同步行并引路、確保我安全的紅十字會志愿者們。這一路我所遇到的人都兢兢業業、努力工作。我真心欽佩他們。”英國國際發展部國務大臣麥克·貝茨勛爵近日在回憶2015年在中國徒步之旅時這樣說道。
在英國,也是議會上院議員的貝茨勛爵以從事慈善公益家喻戶曉:2011至2012年,他“為奧林匹克休戰徒步”300天,從希臘奧林匹亞到英國倫敦,徒步行走4600多公里;2013年,他“為和平徒步”35天,募集5萬英鎊幫助敘利亞兒童;2014年,他從倫敦徒步到德國柏林1600公里,為德國慈善機構募款4萬英鎊;2016年,他在南美徒步3000多公里,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款;今年,他選擇在英國徒步,為本國慈善機構募款。
而貝茨勛爵被中國人民所熟知,則是因為習近平主席2015年訪問英國在議會發表講話時提到他在中國為和平慈善事業徒步行走的故事。
習主席說:“他頂著烈日步行約1700公里,將募捐來的善款投入中國慈善事業,并呼吁人們珍愛和平。正是得益于無數中英友好人士的辛勤付出,中英關系才能跨越重洋、發揚光大。”
這段特殊經歷讓貝茨勛爵深有感觸。回國后,他在夫人、英籍華人李雪琳的幫助下,將旅途中的日記和照片加以整理,于2016年出版漢英合訂本《徒步中國——愛與和平的信仰征程》。2017年,英文版《為和平徒步——中國之旅的超文化體驗》問世,詳細記錄了這次歷時71天的旅程。
兩年過去了,貝茨勛爵仍然對當時的一切記憶猶新。他說,2015年全世界都在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中國在二戰中傷亡慘重,他徒步游歷中國是“向為二戰作出貢獻的中國致敬”。此外,2015年還是首屆英中文化交流年,兩國政府都向對方派出了不少文藝團體,通過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拉近了兩國間的距離。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徒步旅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
兩個多月的徒步旅行讓貝茨勛爵深感中國人民的熱情與友好。而中國的自然美景、城市道路質量以及社會寧靜祥和的氣氛,也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在《為和平徒步——中國之旅的超文化體驗》一書的后記中,貝茨勛爵有這樣一段描述:“廣場上通常滿是人,小孩坐在玩具車或滑板車上,由大人推著滿地跑;男人們下棋,女人們在一旁跳廣場舞。大家喝著茶休息聊天,一幅太平盛景。”
“歷史感、社會秩序、責任意識及和諧文化滲透到了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國家,強調的是個人潛能和自我愉悅,而中國文化的出發點則更側重于一個人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以及是否能令他人愉悅。”貝茨勛爵說。
貝茨勛爵認為,徒步旅行是觀察一個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好辦法。“我所走過的道路,施工標準都很高。護欄、排水設施和路肩都經過精心維護。各村負責各自范圍內的維護工作,他們仿佛在相互競爭,看誰的工作做得最好。公路,尤其是我徒步經過的地方公路,僅僅是中國基礎設施奇跡的一個掠影罷了。”
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前景,一些西方評論家常抱以負面態度,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奇跡“不可持續”,并終將崩潰。對此,貝茨勛爵強調,中國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16年G20杭州峰會這段時間,中國的年均GDP增長率為8.54%;而同期英國年均經濟增長率為0.92%,在七國集團中位居榜首。
“在中國,8.54%被稱為‘增長放緩’,而在歐洲,不到1%卻被稱為‘經濟復蘇’——也許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我們自己的文化包袱了。要解釋中國的卓越成就,我們還應該看得更加深遠一些。”他說。
貝茨勛爵認為,許多西方國家的政府局限于周期較短的選舉,對長期承諾避而不談。中國卻不囿于這種思想,政府目光長遠,把目標定在了2049年,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國要成為世界領先的經濟體。“有些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沒有人會懷疑中國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
貝茨勛爵曾多次訪問中國。他坦言,之前大都在北京、上海和杭州這樣的大都市活動,而2015年徒步中國的目的是“尋找真正的中國”。
在親身感受到“中國人的善良和慷慨品質”后,貝茨勛爵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英國人對于中國的看法也許仍然被文化包袱中那些先入為主的偏見所蒙蔽,而首屆中英文化交流年以及我的徒步‘真實中國’之旅,似乎是一個可以檢查我們文化包袱的絕好時間……不妨捫心自問:該如何通過文化交流和相互尊重,汲取兩種文化之精華,精益求精?”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中國 文化 英國 勛爵